美的“交班”的积极探索
最近,美的集团在企业制度创新上迈出重要一步,全面实现向职业经理人“交班”。此举不仅体现了民营企业“去家族化”的重要方向,而且反映了现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在民营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新形势下,美的“交班”的这一积极探索,昭示着民营企业制度创新迫在眉睫。
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是美的集团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历经40余年的发展,美的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多家二级集团和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规模从初创时的几千元发展到如今的上千亿元。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企业规模、层级和市场环境的改变,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而经营者的职业化无疑是一项重要选择。从这一角度看,美的在“交班”制度上的探索,实乃形势所需、发展所需。
美的的探索,是我国民营企业亟待破解的共同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贯彻落实,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空前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11年,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高达60%以上。在浙江、广东等地,这一比例更高,民营企业甚至已成为这些发达地区的重要经济优势。但是,企业规模的扩大、发展环境的变化,也让民营企业原有的一些制度弊端逐渐显露了出来,并突出地表现在家族化的治理方式和家长制的管理思维上,“交班”之际,企业的家族化倾向尤为明显。在这种制度安排下,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企业发展难免受到个人及其家族的严重制约,公司治理也会局限于创业者的个人经验。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父传子、子传孙的家族化治理模式正在成为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荷兰银行此前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大约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延续到第二代,能延续到第三代的只有10%。纵观全球,那些历经百年之后还能基业长青的西方大公司中,尽管仍有为某个家族所有或控制的,但这些企业无不突破了原有的家族化治理并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要迈上新的台阶,必须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在兴利除弊上动真格。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