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供应商多元化布局 反制电商“胡搞”行径
渠道多元化是增强制造商话语权的最有力手段。
史上最高调的“8·15电商价格战”已进行两周时间,尽管多数主流家电制造商都称这场价格战对正常销售影响不大,主要原因是目前电商还非主流渠道,但电商放出的狠话还是让家电制造商捏了把冷汗,未来随着电商渠道的普及,擅自降价势必会破坏价格体系,供应商普遍认为,多元化是增强渠道话语权的最有力手段。
8月15日,京东商城以“零毛利”方式向苏宁和国美发起“挑衅”。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微博上放言,即日起京东商城“所有大家电保证比国美、苏宁连锁店便宜至少10%以上”。国美副总裁何阳青随即应战,并称从8月15日9时开始,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全线商品价格将比京东商城低5%。
“薄利”意味着“多销”,然而制造企业却普遍表示不欢迎,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副总裁王金亮直言,“也许很多小品牌会被迫参与他们的促销,但是对于美的这样的大品牌是不会接受渠道商强加的摊派的”。除了美的,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副总经理胡剑涌更是旗帜鲜明,他表示,坚决反对任何渠道单方面没有原则地打价格战,对于未经海信允许单方面打价格战所形成的损失,海信概不承担,对于不顾双方约定,单方面降低海信产品价格,海信将会采取暂时停止供货的方式来进行沟通。
不过,和美的、海信一样有渠道主动权的企业并不多,中小规模的企业对这场价格战还是表示无奈,有不愿具名的小家电企业高管指出,“国美和苏宁线下账期依然是60天到90天,我们很多促销的费用是从货款中扣除的,所以最终结账时我们往往只能接受他们单方面给出的价格,所以价格战肯定影响毛利”。有一家净水器的制造商甚至表示愤怒,“我们非常不欢迎这样的价格战,羊毛出在羊身上,渠道商价格战导致其利润空间减少,减少的部分渠道商肯定就会从我们身上找回来,这样渠道商会压低进货价格,制造商的利润就变得更薄”。这些小企业还希望通过媒体向电商企业表示,希望未来这些渠道厂商不要擅自发起价格战,建立良性的零供关系。
电商“胡搞”流失供应商信任
王金亮告诉记者,“目前供应商在选择中还是倾向传统渠道的,但是长远来看线下销售的逐步萎缩是必然”。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因为在国美、苏宁与京东的新旧渠道的博弈中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所以不少企业对电商渠道颇有好感,并将其当做制衡大卖场的手段,价格战发起之初,一家不愿具名的黑电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价格战在现阶段我们很欢迎。我们立场很明确,那就是全力纯粹地支持电商企业。”他解释说,因为近年来大卖场对家电制造商的克扣相当严重,导致其利润微薄。“即使电商价格降低,利润空间也比卖场大,所以我们会全力支持电商企业,多给他们供货,并减少给大卖场供应特价机型,让他们无力参加价格战。不过我们并不是非要搞垮大卖场,而是要让他们明白,卖场对企业的克扣应该是有节制的。”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