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在狱中想什么东东?
刚刚过去的8月,家电销售企业联袂上演了一场年度大戏。这场戏的开篇像英雄史诗片——京东、苏宁、国美宣布掀起史无前例的价格战,扬言不惜将家电价格降至零元;但这场戏的结局像搞笑喜剧片——标示没货的商品纷纷降价,标示有货的商品悄悄涨价。以致有人戏称,这场价格战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一堆“骗子”。当然,这并不影响京东、苏宁和国美各自宣告打赢了这场价格战。
我们该怎么理解这场轰动全国的价格战?它像是三大帮派约架决斗,捋胳膊捥袖子,砍刀、铁棍、板砖乒乓响,但到了地方谁也不动手,叉着腰互相叫骂,骂完了回家。第二天各自举办庆功宴,宣告胜绩——“老子往那一站,对方楞是没有一个敢上来,全都服了!”
这场约战源自京东指名道姓挑战传统家电卖场,随后苏宁、国美高调应战。尽管结果很无厘头,但其意义不容忽视,它在荒诞中隐含了产业变革的一个现实——在数码家电领域,这是线上的电子商务势力第一次向线下的传统卖场势力正面发起挑战,它标志着根深蒂固的“美苏霸权”,开始受到以京东为代表的网商新势力的冲击。
京东下战书,放在两年之前,绝无可能掀起波澜。以京东两年前不足一百亿的销售额,跟国美、苏宁合计上千亿元的收入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京东说要开打价格战,国美、苏宁根本就懒得搭理;如果心情好,最多给供应商打个电话:“有个叫东京——哦不,京东的网站要和我们比价,你们看着办吧?”供应商立马就能心领神会给京东来个断货,京东“价格——”,“战”字还没喊出口就该歇菜了。供应商谁敢得罪国美、苏宁啊?
然而到了今年,刘强东某天下午发上一条微博,扬言京东第二天要进攻家电连锁卖场,苏宁、国美竟然紧急动员,连夜组织应战。在它们眼中,以京东为代表的网商显然羽翼丰满,开始对自己产生了实质性威胁。不管用户还是供应商都明白,线下线上此消彼长,“美苏霸权”不会再是中国家电销售渠道的唯一。
来源:it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