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及单一产品制造话语权削弱
三洋、松下、东芝……曾经是备受广东家庭青睐的彩电品牌。在不少消费者的心目中,这类日资品牌是高端彩电产品的代名词,尽管价格高出国产品牌一大截,消费者仍愿意购买。但就是在日资彩电品牌福地的广东市场,近年来,日资彩电产品的风光早已不再,近期有消费者反映,部分家电卖场日资品牌专柜冷清,“有的品牌连销售人员都没有,样机也不打开”。
记者也从市场了解到,目前,TCL、创维、海信、康佳等国产彩电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已占去市场的半数以上,外资份额当中三星、LG等韩资品牌又牢牢占据了优势地位,索尼、夏普、松下等日资品牌的空间被不断地压缩。来自苏宁的统计数据显示,松下、东芝等品牌更是被挤出了销量排行的前十名之外。
消费者认为日资彩电不再具优势
记者随机采访消费者,一位在广州环市东某写字楼上班的陈先生表示,不会迷信外资彩电。另一位家住海珠的仲先生则认为,国产品牌不管是LED、3D还是智能电视,“出得快,出得多,这方面一比较,日资品牌就没优势”。
面对国产品牌的压力,迫使日资彩电品牌在中国市场改变策略,改走更为“亲民”的路线,不计成本抢市场。今年“五一”,日资品牌就率先拉开了彩电促销的价格战,降价幅度之大为此前少有,抢占了部分中低端市场,但仍难改变日资彩电品牌的颓势。
记者从国美、苏宁方面了解的情况显示,夏普、索尼、松下、东芝等日资彩电企业销量排名下滑明显。来自苏宁的数据也显示,在苏宁体系中,日资彩电市场已经被三星、LG等韩资品牌以及TCL、创维为代表的国产彩电企业所蚕食,松下、东芝等品牌更是被挤出了十名之外。
靠面板掌握的话语权正在被削弱
日资彩电企业曾经引领了彩电行业的技术潮流。但近年来,日资彩电企业在电视新技术的研发上表现得“不思进取”,而中国和韩国彩电企业在技术更新换代上切入动作更快,尤其是中国彩电品牌在3D和智能电视领域率先动作,占据了市场先机,在国内智能电视市场,国产品牌的占比高达八成以上。不仅如此,IT巨头们也欲在电视市场分一杯羹,联想已经在今年5月正式上市了其智能电视产品,谷歌、苹果等也宣布要进军智能电视业务。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