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危机 日本家电企业的转型之路艰难开启
纯粹用家电来维持企业,在日本已经愈发艰难。生存危机中,日本家电企业似乎得出一个结论:与其跟中、韩家电企业死磕,不如另辟蹊径。尽管已初见成效,但日本家电企业的转型之路依然漫长。
20年前,要是谁家能拥有一台松下电视,一定会引来邻居羡慕的眼光。
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东芝,这些赫赫有名的名字,曾经让日本家电成为全球传统家电产业最高端、最优秀、最有保证的代名词。
然而,经营不善加上业绩惨淡,特别是在三星、苹果等创新科技企业的冲击下,曾经辉煌的日本家电正逐渐褪去光环。
因自满错失良机
2011财年,作为日本家电三大巨头的索尼、松下和夏普同时出现亏损,总亏损金额近1.6万亿日元(约合1283亿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汇集成了两个字没落。日本家电行业中,电视机率先举起了白旗。市场研究机构NPDDisplaySearch发布的全球电视机出货及预测季报显示,2012年全球电视机总出货量将较去年下跌1.4%至2.45亿台,而液晶电视机出货量预计为2.16亿台,增速有所放缓。曾经盛极一时的日本家电行业巨头把宝都押在了电视机上,错过了智能手机发展的浪潮,如今只能无奈地袖手旁观。
日本在家电产品研发方面一直走在全球前列,握有大量的技术专利,但是在持续推进创新上却没有大的进展。面对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日本家电企业的反应似乎慢了半拍。索尼前任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也曾经反思,“在时间问题上,我是犯错了。”
此外,相较于日本对欧美市场的过于依赖,大部分日本家电企业又显得对中国等新兴市场重视不足。
研发支出见分晓
太过关注本土市场、创新力不足、对消费者偏好判断失误等因素导致了日本家电企业错失良机。此时,行业的竞争使日本家电业的优势锐减。韩国三星、LG这两家以追赶日系企业为目标的韩系企业依靠成本优势不断全球扩张,使得日系企业失去了不少阵地,加上中国家电企业崛起抢占全球低端市场,日本家电的吸引力逐步减弱,市场份额不断缩小。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曾提出自己的价格策略:品质和设计与索尼相比各有千秋,价格却相对便宜。这样一来,三星就可以立足高端而上下通吃。
日本家电企业似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纷纷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索尼一直以来都在努力推出一款突破性产品,甚至投入了相当于苹果研发两倍的资金。
据彭博社统计数据显示,索尼上财年研发开支为55亿美元,松下更达到66亿美元,而苹果则为24亿美元。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