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再卖电视欲唤起品牌记忆 生产销售外包
随着消费主力群体的年轻化,牡丹电视的复出赚足了眼球,却又饱受质疑。
如今,牡丹电视的回归抛弃规模化大生产的传统制造,选择代工模式,家电产业已经不是公司的重点。“对于牡丹电视的销售量,公司没有任何要求,也根本没有打算再与主流家电厂商参与竞争、分享市场,但牡丹仍旧继续跟踪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显示技术的研发仍在继续。OLED等下一代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如果脱离这个圈,将很被动。”牡丹集团首席运营官、新闻发言人李德友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公司不在乎电视销量
记者了解到,此次牡丹电视由国内的显示器生产商京东方代工,销售渠道只是线上,选择京东商城作为合作伙伴。
“牡丹与京东方有长期合作协议,此前京东方部分显示器用的是牡丹品牌,此次牡丹推出的彩电产品主要是由牡丹设计,委托京东方生产加工。”牡丹集团首席运营官、新闻发言人李德友表示:
“公司与牡丹集团合作很久了,并且未来仍旧可能增加合作方式。牡丹找京东方代工,双飞监管生产环节,严格把关投向市场的产品。”京东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于业内普遍对牡丹电视回归的解读,李德友表示无奈:“其实牡丹集团的战略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将电视产业回归,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家电业,彩电利润微薄,回归显然不是理性的选择。”
为何不将昔日骄傲的彩电业作为复出重心,却重拾彩电本行?李德友告诉记者:“此次研发的几款彩电产品着重在于延续大家对于牡丹品牌的记忆。牡丹是在CRT时代打下来的江山,平板电视时代牡丹并未真正进去过,牡丹品牌东山再起,不重点做彩电,家电产业只是公司业务中占比很小的一块。”
代工模式甩包袱
此次,牡丹电视的复出选择代工代销的方式,完全脱手生产制造业务。与京东方的代工合作模式,亦引发业内热议。
近年,虽然家电业整体有所回暖,但是仍抵不住利润越发薄弱、江河日下的态势。传统家电行业正在经历转型期,代工成为部分大型厂商转型的一种过渡手段。
早年间,松下、飞利浦纷纷将CRT电视业务外包TCL,海尔也将部分彩电生产业务进行外包。日前消息称,连续8年亏损的Sony或将委托海信代工生产电视产品,同时,为了降低面板成本,Sony已于去年底与台湾面板大厂友达合作生产OLED电视。
金融海啸之后,代工比例进一步上升。日本液晶电视品牌索尼、东芝、三菱、JVC等厂商,增大委托台厂代工比例。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