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频道 >> 被中韩赶超 索尼因缺乏创新走向没落?

被中韩赶超 索尼因缺乏创新走向没落?

口碑家电网  2012/11/26 10:14:00
分享到:

    日本三大电子企业索尼松下夏普的信用等级接连下降,陷入业绩不佳的泥潭。其原因是,短期内日元价值暴涨,以及在与韩国企业的电视大战中惨败等。高丽大学经营系教授赵明贤(音)表示:"在消费趋势快速变化的电子领域,只要错过一次,没有卧薪尝胆的努力就很难翻盘。"

创新精神消失,满足于短期成果

    据韩国《朝鲜日报》,索尼信用等级降至投机级带来巨大冲击。业界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丢失了"索尼风格"。就是说,鼓励革新产品开发的文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像美国企业一样只满足于短期成果,从而开始没落。

    从上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期,索尼可谓是全世界创新企业的代名词。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人们可随身携带享受音乐的随身听播放器。将家里的电视变为游戏机的PS游戏机、在笔记本电脑中融入设计概念的Bio笔记本电脑等充分展现出索尼的独创性。

    索尼从2005年左右开始患上高速增长的后遗症。特别是,实行按照各部门调整收入与支出的制度成为失败的原因。电视、家电、游戏等不同的部门都只顾自己的财务报表良好,而未能创造协同效果。巨额收购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未能产生特别效果。

    这样一来,未能推出能够满足市场期待值的新产品。特别是,在2005年左右的危机状况下,聘请美国人霍华德·斯金格担任首席执行官(CEO)也成为一个错误的选择。他被评价为只熟悉以财务报表为中心的经营方式。因此有人指责,在需要根本性革新的情况下,却聘用了安逸型CEO。

被韩国企业赶超,因日元升值竞争力下降

    由于对现有技术过于自信,在应对主力电视市场时失败。索尼曾是显像管电视的代名词。因此并未急于开发市场新趋势--液晶电视

    直到2005年左右,在总公司干部会议上提及三星电子还被视为禁忌。

    松下也与索尼一样。在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高速增长期,虽然以"与硬件一起创造协同效果"为目标收购了美国环球电影公司,但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像索尼执着于显像管电视一样,松下过于执着PDP(等离子)电视技术也是问题。虽然松下在PDP方面具备自己独特的技术,但市场趋势已经偏向液晶电视。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日元价值暴涨。因此,索尼和松下在电视市场与韩国企业展开竞争时损失巨大,只能让出更多的市场。最近,日本夏普的信用评级也下降,并出现大规模赤字,面临困境。

    索尼CEO平井一夫表示:"数码相机部门的成果很好,而且正在扩大对医疗设备和超高画质电视的投资,因此能够恢复地位。"

责任编辑:王腾蛟

发布:李维嘉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