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价格垄断该补偿谁?
近期,我国对国际面板垄断企业开出3.53亿元的罚单,其中有1.72亿元是退还给国内彩电企业的,不过这笔钱的最终去向却上演了“罗生门”——相关彩电企业表示并没有收到任何一分钱,而传言中的“截流”了这笔钱的中国视像协会也表示没有拿这笔钱,该协会秘书长白为民虽进行了否认,但语焉不详,仅在微博上回应“事情很复杂”。
该事态还在持续发酵,这场企业和协会的博弈,结果将如何也未可知。但有两点可以肯定的是:其一,目前这笔钱还没有到相关企业的帐户上;而另一点则是,这笔钱不该由视像协会拿!毕竟彩电企业作为会员每年是要交纳会费的,即使这笔钱彩电企业们愿意用作对内的“专利”研发或对外的专利维权,那这一笔钱也应该先到达企业的户头后,再进行收取,做到“收支两明”。
不过,彩电企业拿这笔钱就“理直气壮了”吗?笔者认为也不尽然。其实在这一价格垄断事件中,笔者认为真正的受害者实际上是广大的中国消费者。国际巨头垄断面板价格,使得国内的彩电企业以高价买回面板,看起来只是彩电企业吃亏了,可是我国的整机价格向来是“水涨船高”,原材料涨价了,整机自然跟涨,所以最终为高价面板买单的是中国的老百姓!再来看看,这次针对垄断的处罚的追溯阶段是2001年~2006年,这个阶段恰恰是液晶电视整机价格最昂贵的一个阶段,当年一台液晶电视的价格往往过万元,甚至高达数万元。虽然近年来,彩电企业连年亏损,日子很不好过,可是在2006年以前,受益于CRT向液晶电视全面升级转型带来的商机,彩电企业当年可是赚得“盆满钵满”,从这个角度来看,彩电企业当年并没有自己来扛“高价面板”的压力,而是最大限度的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或许有人要说,我国彩电的消费者那么多,怎么去认定该补给谁,又该怎么补?这里可以参考涉及垄断的国际面板巨头作出的“整改措施”里的一条,即承诺对中国彩电企业内销电视提供面板无偿保修服务期限,由目前的18个月延长到36个月。笔者判断,他们这个承诺是针对面板下游的我国彩电整机企业的,而我国彩电企业至今也没有表示将对面板的保修延长到三年,据笔者所知,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液晶电视只是整机保修三年,液晶屏保修一年!
(责任编辑:GH)
来源: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