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家电网-2012-6-1) 在平井一夫上任索尼新任总裁时曾被记者追问道,“索尼电视连续8年亏损,还有必要维持下去吗”?东芝先于5月17日发表了退出国内电视机生产的声明,其亏损约500亿日圆,而索尼的亏损额至少在东芝4倍以上,所以日媒普遍认为索尼,松下,夏普也离撤退不远了。尽管索尼一再表明与宿敌松下联手重新整合行业资源,在降低研发和渠道成本的同时走高附加值路线的决心,但由于这些体制僵硬的企业并没有在产业革命的过程中把握住行业本质,我们有理由认为,电视业务从日本家电巨头向低成本代工国家转移也只是时间问题。
成本控制与规模经济的二律背反
东芝官方将撤退原因简单归纳为“再也不能控制成本”,但它削减赤字的手段只是单纯地减少面板装配种类和缩减电视产量,它与欧洲金融大溃退背景下的紧缩政策如出一辙,这无疑给世纪之交那一代主张全球经济可以“无限且加速增长”的学者当头一棒。而资本主义自由和市场经济也是基于相同的假设,即丘吉尔所说之“幸福的分配不均”,通过社会金字塔顶端那一小撮人的财富带动作用,使底部人口的生活水平不断超越过往,社会财富总量因而能随着贫富差距的拉大而高速增长。
社会财富总量因规模经济而超长增长的部分是靠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实现的,但社会分工亦有极限,或者说那些自有厂房的品牌和代工企业所能承受的成本有一个极限,在达到这个极限之前,社会财富总量的超量增长也已将要素成本抬高到相应的极限,它标志着某种消费模式下,消费者对特定产品的需求已经得到超量满足,此时规模经济将释放负效应,使产能和毛利润发生“雪崩”,在过度被满足的需求转换和补足之前,这个产业就已经走向末路。
具体到电视产业来说,成本过高的技术原因是缺乏功能上的创新,电视本就是功能狭窄的商品,它的进化空间就只有清晰度和节目内容,此二者被穷尽之前,它的毛利润就已无法吸引到足够的投资,也无从产生充足的利润来支持新品研发和进一步压低成本了,产业转型也就势在必行。
价格战在自由市场中不可避免
上面的论述没有回答规模经济会不会反过来“谋杀”自由贸易的问题,企业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追求更大的规模,但“两个极限”造成的二律背反让我们很难弄清楚规模与成本变动的因果关系。甚至价格战与同质化之间的关联也很可疑,因为规模经济最后肯定会导致同质化,在一个企业享有定价权且自由竞争的市场里,价格战不可避免,因为在品牌效应(对品质的保障力)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消费者一定会优先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这就促使高价位的厂家扩大规模和降低价格,这时你怎么走高端路线,怎么细分市场?产品高附加值只有三类:技术壁垒,供需关系的短暂扭曲,以及高比例的虚拟价值。三者都可能出于偶然且不能持久,电视产业很难刺激出突然走高的畸形供求关系或者高虚拟价值。
规模经济的后遗症已经开始在日本显现,新一轮产业整合的时机成熟了,更充分的竞争或者垄断都有占据历史舞台的可能,他们现在除了寄希望于前途莫测的技术革命,已不作它想。【C.C】
来源:口碑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