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丞:2012青博会(SINOCES)前瞻之二
我们某些合作媒体的专栏作家指出,中国家电企业可以借2012 SINOCES脱困,物联网经济是一片可以畅游的无边蓝海。
他们的观点原则上正确,但细想就很麻烦,比如眼下的问题是,你做物联网家电,乃至智能化的一体家居要把价格定多高?因为如果你走高端路线国家就不补贴你了,智能家居都是什么人在用?是那些住别墅,住豪华大公寓的富人,你为这些人定制的产品所刺激出的市场规模,如何能够符合国家的“万亿级”预期?退一步讲,你把产品做出来了,市场规模也有了,那么你的产品怎么和外国企业竞争?好,主办方又说了,你不要混淆概念啊,SINOCES是面向全世界所有厂商的,我们欢迎开放竞争。
我想请问,别的不提,单拿苹果要在近期推出,有物联网卖点的iTV来说吧,我们中国的企业有能在云技术,智能技术,品牌影响力方面与苹果竞争的吗?TCL的李东生说的很直白,“物联网家电我们也都能做,但找不到杀手锏级应用”。李总这话啥意思?就是即便我们能在短期内让整座城市“上线”,它也很难产生经济回报,因为大家不认同它,消费者不愿意为这么昂贵又不太实用的“增值服务”买单。就像那些政策驱动下研发出来的所谓“电力汽车”,既贵又不实用,不但有爆炸的风险,而且你哪天头脑一热出趟城没准儿就回不了家啦。
你要让家中所有电器产品“上线”,请问这些电器都是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吗?如果是,那需要多么狂热的品牌忠诚,需要我们的家电企业有多么强大的多元化并整合能力啊!可如今的现实却是我们的企业受困于多元化和盲目扩张,业绩和口碑最好的企业都走是走专业化路线,外有苹果,内有格力,只做那么几款产品就能换来千亿销售额。苹果的手机,平板,电视也许都是世界一流水平,自动具备了建立物联网的客观条件,用iCloud就连起来了嘛,它就不需要补贴,不需要指示精神,因为它可以创造性地满足用户需求,让我们的消费者认识到,我所欲为何,而不是把你们家全套产品硬塞给我:“要么别买,买就买全套”!
显而易见,只有一两款领先产品的企业搞不成物联网,在我们同质化的残酷红海里,即便这样有个性,有专长的企业也不多见。盲目多元化的后果,短期内是分散了风险,长期是拳头产品(如果有的话!)以外的品类全都只能走低端路线,你无法依靠这些低端产品建立起品牌信心,因而你做了个物联网,消费者凭什么为那么多捆绑出售的低档货买单?【C.C】
来源:口碑家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