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口碑观点 >> 家电行业库存高涨的必然性分析

家电行业库存高涨的必然性分析

口碑家电网  2012/8/10 17:19:02
分享到:

 

业内普遍认为多元化绝非中国家电企业的救赎之路,但有能力搞多元化的是那些毕竟有闲置资源的企业,前篇论证过,多元化没错,错的是盲目上马,缺乏明确的战略思路。剩下的是周转已经比较困难,无力转型更不可能多元的企业,多元企业只要有规模就能度过危机,中小企业就只好倒掉,但不可能像某些专家设想的那样,完成"产业升级",即尽管催生出优胜劣汰,但不意味着幸存下来的企业面对外资更有竞争力,因为规模巨大的多元企业之生存,绝不似中小企业之倒掉那般,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库存难消的解决办法竟是增产增容

正常的商业思维是,市场需求多少产品,你就出售多少产品,只要将产品换代周期,消费者偏好和竞争对手份额作为参数就可以了。但家电企业面对高库存仍在增产的报道并非危言耸听,冰箱和彩电销量分别下降12%,空调降幅最大,达到38%,家电行业的库存量大概为销量的两倍左右,厂商却还在向经销商施压,盲目追求高增长率,这很像2009年金融风暴时中国某知名家电企业的CEO还在要求他的部门主管们"稳增长",而不顾去年的增长率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于是在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高管们纷纷离职,这就是不尊重基本经济法则的恶果。我们的企业家总是陷入一种误区,像罗马贵族相信的那样,经济增长是不允许后退的,在高增长的阶段歌功颂德,但承受不住紧缩的压力,每当规模扩张到一个新的高度,就把它当作"常态",将来年的目标定位"翻番",类似的例子在中国屡见不鲜,比如京东的销售额突破300亿就将1000亿当目标,格力逼近千亿大关时已经喊出"明年破2000亿"的惊人口号。如果有人宣称股票的价格只升不降人家一定当他白痴,但经济和产能可以无限扩张的理论却很可以蛊惑许多人,就如"罗马帝国的边界永不后退",而这是连东印度公司和苹果也做不到的事。

家电企业的思维方式是,尽管发生了经济危机,但在同行改变扩张策略之前我不能率先后退,这很像在熊市里憋着抄底的赌徒心态。他们最忌讳媒体问的问题是"贵公司会不会考虑控制产能"?这是因为在长期宣传和迷信高增长率的市场环境里,"减产"就被理解为一败涂地。所以他们不再是为了满足需求而生产,而是单纯为了满足生产的欲望而生产,这当然不会像他们宣传的那样可以"创造需求",创造需求实际上是理智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些疯狂企业家的挖苦,但在扩张阶段的企业听不进逆耳忠言,就像刚赢了几把的赌徒决不会贴现离场一样,如今,单空调行业就已高达800万的恐怖存量,如此疯狂的规模,不正像烙在脸上的耳光印吗?

低产低销才是常态,高增长纯属商业奇迹

因此切莫将高增长常态化,不要以为经济周期律已经被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粉碎,无限扩张理论在逻辑上与"守株待兔"全无二致,但它之所以能让人疯狂,只是因为商人和投资者的贪婪。我们有很多咨询机构,但这些人为了赚钱可以说毫无底线,仿佛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企业领导者,为投行扩大产能的战略规划提供科学证据。客观而准确的市场需求分析-不是政策分析- 依然很有必要,财务顾问们不能因为收了钱就反复炒作那套虚无缥缈的"朝阳预期",你们更大的责任应该是提醒生产者和投资家,入市有风险,融资需谨慎。十年,甚至三十年8%增长率与我们的制造企业何干,如果它主要投在回报周期漫长,风险超高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企业家能够意识到,增长和紧缩都很正常,意识到销售额和利润负增长的几率其实更高,而且一样能赚到钱,说得更直白些就是终于抛弃大跃进式的思维模式的时候,也就算真正有所领悟,有了成长,而终于可以不用年复一年地依赖国家输血,而能将改革和创新的担子挑在肩上,也就能摆脱掉- 可以非常肯定地说 - 将在长期困扰我们的产能过剩和内需不足的困扰了。「C.C

    

来源:口碑家电网

标签
家电业 制造业 库存 产能过剩 内需
发布:平凡   作者:常丞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