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刘步尘:中国彩电无力对抗国际巨头
前阵子刘步尘指称海信“骗补”,还扬言要公开贿赂自己的电话录音,导致海信股价大跌,当时我就在专栏文章里指出,评论家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刘步尘可以偶尔杀价“立威”,但不会真的搞垮对方,因为企业垮了评论家也跟着断粮。之后海信又在公关稿里对刘的名誉加以诋毁,随口透露这是企业间资本战争的内幕信息。我预测刘步尘在证明了自己对产业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以后,定会果断修复与企业的关系,而海信也会与之冰释前嫌。刘步尘已经在与企业斗争中确立了“不畏强权”中立专家的金字招牌,只要给足了咨询费,日后还能对企业做出正面的贡献。
于是我们看到刘步尘在今天的博客上发布了,暗示海信有望在十年后成为“全球彩电三强”的文章,且让咱们来分析一下刘总这番言论靠不靠谱。
中国企业远逊日系,日本企业敌不过苹果
刘步尘这篇文章的布局相当神奇,他接过周厚健的话茬,直接给出海信将入围三大彩电品牌的结论,可当读者想听听接下来怎么论证这个预言的时候,他却顾左右而言他。而且按照他的逻辑,很快彩电行业将发生两个重大转变,一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由“拥有型消费”向“质量型消费”转变;二是苹果即将进军彩电市场。刘总认为这是中国企业登上世界之巅的大好机会,因为他暗示海信等几家企业具备“技术优势”,而且苹果电视的推出将会引导中国消费者和企业更关注家电的技术层面。- 简直驴唇不对马嘴。
先说消费转型的问题,刘步尘摆明是在揭短,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家电企业主要是靠着早期供给不足,利用消费者对残次品的容忍发展起来;等到中国入世了,饥不择食的状态过去了,中国人的维权意识也觉醒了,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再往后,苹果进来搅局,但首先倒下的是那些四五年前还风光无两的日本巨头,还没轮到中国企业放血,按照松下总裁津贺一宏的观点,“日本企业对自己的技术和制造技能过于自信,而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这番话委实让中国企业汗颜。平板龙头惠普正在被鸿海并购,并大幅减产和裁员,什么概念?就是说日本做电视机最牛的厂商正在被市场成批地驱逐出局,而这些企业的技术,质量,服务,以及品牌价值,是中国企业花十年也休想赶上去的,于是问题来了,当中国消费者的品味已经被日本巨头们拔到如此空前的高度,中国企业又凭什么把日系挖的大坑填上呢?
好走捷径的企业只配在“真巨头”刀下做鬼
苹果的乱入可能会改变彩电业游戏规则,由于我们缺乏眼光,所以猜不出未来十年,五年的行业格局,而当苹果率先将格局确立起来,中国或日本企业都不可能后来居上,就像iPhone横扫全球的时候其它手机品牌无法后来居上,甚至连微软都无计可施,甘拜下风,是一样的道理。
美国行家将苹果的成功归功于设计和质量,前者自不必说,在质量上无懈可击的日本品牌未加抵抗即被剿灭,中国品牌也根本不可能在质量方面与洋品牌竞争,这又涉及到刘步尘先前说的骗补,潜规则等敏感话题。因为通常依靠补贴的企业不可能保证质量,而质量不行的品牌也鲜有信用可言。海信是因为事情闹的太大,加上他们自己处理不得当而人尽皆知,但更多时候是消费者买到残次品或遭遇维修骗局或价格欺诈,乃至人身伤害,根本无处申诉,企业很轻易就能把负面报道压下来,之前海信打电话收买刘步尘,很可能是价钱没谈妥,但媒体与企业反目毕竟不是行业的常态。双方偶尔分赃不均,内讧的结果,还是勾结起来忽悠消费者,所以除非再爆出三聚氰胺和地沟油之类的人命官司,他们依然会心安理得地继续忽悠下去。
与日本企业相比我们毫无竞争力可言,连日企都被干翻在地,除非苹果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或国家用政策壁垒将苹果挡在门外,否则中国企业绝无与之抗衡的可能,而且我同样相信,我说的这些浅显的道理,刘步尘应该也心知肚明。他还能不能写出客观,高明的评论文章,且让我们拭目以待。【C.C】
来源:口碑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