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电视量产能否成为现实
(口碑家电网-2012-12-3)裸眼3D,顾名思义就是在不佩戴特殊眼镜的前提下能直接感受到3D效果,裸眼3D电视是组合面板技术和引擎技术实现的,采用在液晶面板前方配置双凹透镜的“全景图像方式”显示影像内容,再通过图像处理,将原有的2D影像和3D影像(左眼和右眼的两视差)转换为9视差影像。从最初的3D视觉效果只能从一个角度看到3D效果,而新问世的裸眼3D电视是可以多角度观看的。
“裸眼3D”,新卖点还是新方向?
尽管现在裸眼3D的发展并不成熟,但是从3D电视过渡到裸眼3D电视的时机似乎已经到了。
根据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与奥维咨询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第三季度以来,3D产品份额稳定增长,3D电视在平板电视中的销量占比已在9月份达到37%。而在中怡康公布的最新零售检测数据中显示,截至2012年6月,智能电视零售量份额达到了8.8%,相比2011年5月市场零售量份额增长了2.9个百分点;而3D智能电视则达到了20.2%,相比2011年5月市场零售量份额增长了16.6个百分点。可见,3D电视的发展已经渐入佳境,无疑促进了彩电厂商争先升级到裸眼3D。
另外,早在2010年东芝就提出了研发生产裸眼3D电视的计划,而随着全球陷入3D电影热潮后,裸眼3D电视本身的舒适观影感和刺激的视觉冲击,更是预示着其在3D电视发展中的重要性。正如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所言,3D是未来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裸眼3D电视将成为最闪亮的魅力新秀。甚至,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裸眼3D电视到2014年后在市场上会更加普及。
分析人士称,3D电视机的产业链包括电视机等硬件生产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广播电视机构、平台及卫星运营商等;电视机厂商海信电器、零部件厂家歌尔声学以及视音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捷成股份等正纷纷被业界看好。
“未来,裸眼3D电视的发展还是很值得期待的。”只有上游供应商、彩电厂商和电视运营商联合起来,完善整个产业链的建设,推动裸眼3D的发展,才能使产品价格整体下降,从而实现规模化生产。当然,片源缺乏的问题也要同时能够得到解决。
成本仍是量化生产“软肋”
不过,裸眼3D电视的市场售价并不亲民,“主要是成本太高了。”一位熟悉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上游的供应商提供的元器件很贵,导致成本居高不下,这样的价格肯定是无法被普遍接受的,也就没法形成产业规模。据了解,除了康佳以外,包括创维、长虹、海信、TCL、东芝、三星等在内的中外主流消费性电子厂商,也在大举推进裸眼3D电视的开发,不过推广的力度都不大。
对此,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认为,这是发展的必然过程,现在上游的供应商卖出的元器件并不多,价格在一时之间肯定没有办法大幅下降。正如10年前一台30英寸的液晶电视也要卖到10万元,但现在只需3000元而已。
眼下,裸眼3D还存在着片源缺乏的问题。据悉,为了确保3D视觉效果,裸眼3D片源必须实现从摄录、制作、传输到显示全过程3D化,而且,如今世界上还没有将2D信号转换为3D信号的纯熟技术。也就是说,没有相适应的片源,裸眼3D的技术再完善也没有用武之地。
从目前来看,似乎阻碍裸眼3D电视发展的因素已经得到解决。外资方面,松下、飞利浦、东芝等厂商皆已在今年的各大消费性电子展中展现其最新裸眼3D技术。而国内也有企业正在研发裸眼3D技术,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据业内评估机构预计,2013年3D面板的年成长率仍可达99.2%,其中,裸眼3D电视量产备受市场期待。明年年初即有望看到各家厂商开始推出裸眼3D电视,并在2016年抢占18.4%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