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十年乐视逻辑:乐视是个颠覆者吗

贾跃亭十年乐视逻辑:乐视是个颠覆者吗

口碑家电网  2013/4/8 7:05:00
分享到:

这家独特的公司去年开始号称要“颠覆行业”,这很多人看来的“神话”能实现吗?

很多人还记得2012年9月19日那个被乐视渲染成“颠覆日”的发布会——在播放过“好莱坞”式的开场片之后,一向极少公开露面的乐视网董事长贾跃亭,身穿黑色T恤和牛仔裤,站在台上宣布:“乐视将进军智能电视,研发生产‘乐视TV超级电视’,并在未来1-2年中,将投入5-15亿元巨资。”

与之前很多人猜测乐视将要发布超低价电视盒相反,乐视选择了走向更大更贵的智能电视领域,并且乐视当时仅仅提出了一个“概念”,相关的细节竟然只字未提。这使得原本看起来就有些“奇怪”的乐视网更加让人捉摸不透。

这家公司成立时间要比优酷土豆、酷六等知名的视频网站早,知名度却相形见绌。然而从报表上看,在很多视频网站依然流血烧钱的时候,乐视网却率先实现盈利,成为A股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

在过去三年,乐视营业收入从2010年的2.3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1.7亿元,增长392%,净利润从0.7亿元增长到1.94亿元,增长17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无论是整合后的优酷土豆组合,还是腾讯视频、爱奇艺,依然处在持续亏损的状态。

其真正让外界开始有感知的是2012年12月推出乐视盒子C1,到处出现的广告曾经引发不少关注。但是,乐视总体上更像是一家“盒子中的公司”——与主流商业圈子有点疏离,能挣到钱却没见到对外界带来影响和改变。这让乐视网天然的充满了争议和质疑,而这次杀入已经是“刀片利润”的电视行业战场,更是被评价为匪夷所思的决策。

“当95%的人都不看好的时候,你去做才有可能颠覆。”乐视网董事长兼CEO贾跃亭并不善于有感染力的宣讲,在接受《商业价值》采访时他承认自己知道互联网企业涉足硬件几乎没有成功的,尤其是电视从苹果、谷歌的经历看也还没有什么真正的成功经验。但在他的头脑中,甚至是在他过去10年经历留下的“肌肉习惯”中,他相信乐视这一步走的没有错。

乐视的逻辑

如果仔细聆听整场“颠覆日”的发布会,可以看到乐视进入智能电视行业有着一套自己的逻辑。

从表象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乐视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就在于“内容版权”。乐视网已经拥有90000多集电视剧和5000多部电影,成就了行业最全正版影视库。乐视已经采购并尚未上线的独家版权影视剧已高达130部,接近5000集,这一数量比其他十多家视频网站独家版权影视剧总和的两倍还要多。

在版权优势之外,乐视进行了多年的智能机顶盒研究和制造经验也为乐视制造智能电视终端夯实了基础。同时这里面也可以看出乐视自身发展思维的延续。

早在2010年乐视成立乐视TV事业部,2011年成为中国第一个推出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的互联网企业。此时,贾跃亭就认准乐视必须要进入电视大屏,如果要直接进入必然面临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采取机顶盒的方式逐渐渗透,不失为一种更为务实的做法。

由于受政策限制,乐视TV云视频超清机并没有大规模销售,与此同时,贾跃亭开始加速其进军电视的步伐,仅在内容上占据优势是不够的,而是要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2012年初,乐视开始建立自己的LeTV Store,再加上原来的版权优势,将此打造成为完整的智能电视产业链体系,进而成为云视频开放平台。

来源:商业价值杂志

标签
贾跃亭十年乐视逻辑:乐视是个颠覆者吗
发布:文鑫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