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厂家动态 >> 富士康现人事动荡 全面危局已经显现

富士康现人事动荡 全面危局已经显现

口碑家电网  2013/4/1 9:23:55
分享到:

    (口碑家电网-2013/4/1)一边是子公司富士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2038.HK,下称FIH)最大的年度亏损纪录,一边是集团公司前两个月运营开局不力,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317.TW,内地称之为“富士康”)董事长兼总裁郭台铭如何扭转窘境,越发引人注目。

    记者独家获得的消息显示,鸿海核心事业群之一iDPBG(数位产品事业群,专为苹果产品代工的事业群)原总经理钟依华去年底已“长期休假”,继任者钟成裕也在短期内蹊跷地再次被替换。2013年3月27日起,陈辉龙已开始掌舵鸿海旗下这一最赚钱的事业群。

    三个月之内,三次更换部门经理人,iDPBG频繁人事变动背后,既体现了鸿海核心业务增加乏力,又体现了郭台铭经营架构调整之难。

    人事变动乱了方寸

    陈辉龙是鸿海内部核心高管中资历较浅且其任职履历欠缺生产线管理经验。

    钟依华“长期休假”的消息让业界震惊。

    公开资料显示,钟依华此前为郭台铭“钦点”的十二名核心高管“接班人”之一。2009年下半年,iDPBG原主管蒋浩良因苹果样机丢失事件被调离后,钟依华及时补缺。2010年2月的鸿海尾牙上,郭台铭还带领钟依华、程天纵等九大事业群总经理一起击鼓,展现气势。

    不出意外,钟依华的“长期休假”将是继程天纵离职后鸿海核心管理层中的第二位“退出者”。在2010年2月击鼓的9大核心高管中,徐牧基、戴正吴、卢松青属于与郭一起创业的旧部,程天纵、蒋浩良、吕芳铭为前外企加盟的高管,仅有钟依文、钟依华、简宜彬三人为内部培养的后起之秀。

    因此,钟依华的“休假”很可能带有双重意味:一是郭台铭的“核心管理架构”再生波澜;二则是富士康的明星事业群iDPBG运转出了问题。

    “代工厂商利润微薄、压力巨大,苹果目前的订单又出现缓滞,钟依华3年多的操劳后‘休假’尚属情有可原,但让人看不懂的是,郭台铭竟然选择了陈辉龙最终入替,实在让人觉得他上了年纪。”一位不愿具名、接近鸿海内部高层的知情人士称。

    该人士认为,陈辉龙是鸿海内部核心高管中资历较浅且其任职履历欠缺生产线管理经验的人选。更令人意外的是,陈辉龙之前,刚刚获掌iDPBG的本是钟成裕。

    在鸿海内部,钟成裕被认为是敢于直言的代表。iDPBG有员工在百度贴吧发言称,“CY(即钟成裕,本报注)是一个非常牛的人物!当年开大会,当着好多人的面骂SHZBG老板”。

    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是鸿海内部从事精密模具、光通产品、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的核心事业群,主管徐牧基为郭台铭创业旧部,钟成裕的“火爆”可见一斑。而针对钟成裕短期接掌并迅即离职的原因,iDPBG员工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纯粹一派胡言,这两天CY副总还陪A客户(即苹果公司)来K、L区点检设备。”iDPBG一位员工不相信钟成裕已被接替。

    但爆料钟成裕离任的iDPBG员工则透露:“CY3月25日去见客户谈判,不知为何与客户吵架。后来郭台铭给他打电话,他却与郭争执起来。然后下午CY就没来……”

    不难发现,在钟依华带领和钟成裕协助下,iDPBG成为了富士康第一盈利事业群,“二钟”在该事业群员工中颇具威信,而频繁人事任免很可能让其面临后续营运问题。这几乎是当下已遭遇营收瓶颈的鸿海的“不可承受之重”。

    全面危局已经显现

    与苹果、诺基亚不同,三星手机并不交由富士康代工,三星市场份额每增大一份,郭台铭碗里的“羹”就要少一点。

    鸿海最新的财报显示,2013年1~2月,公司营收额同比下滑14.71%,较郭台铭所定的15%增幅有一定差距。

    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并于1988年深圳建厂以来,郭台铭引领下的鸿海发展堪称“奇迹”。

    3月26日,鸿海发布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该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达到新台币370亿元(约合1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整个2012年,鸿海在2011年1175.144亿美元营收基础上同比增长16.09%。

    这也意味着,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厉害的2009年外,鸿海的成长仍然符合郭台铭的“心理底线”——2010年前,郭台铭希望鸿海每年至少同比增长30%;2010年上半年发生系列员工“坠楼”事件后,郭将增幅减半。

    当然,外界和郭台铭都明白,鸿海这几年在巨额营收基础上仍能高速成长,主要归功于苹果公司。作为苹果公司iPhone和iPad产品的主要代工商,鸿海营收的四成与其有关。

    这让鸿海的“阿喀琉斯之踵”也越发凸显:在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公司的“全球争霸”时代,由于鸿海是上述巨头的主要代工商,鸿海不必太担心到底哪家份额会做大;但当三星迅速崛起并直接威胁到苹果的优势后,郭台铭就要开始“睡不着觉”了——与苹果、诺基亚不同,三星手机并不交由富士康代工,三星市场份额每增大一份,郭台铭碗里的“羹”就要少一点。

    正因如此,当苹果增速趋缓、三星于2012年12月取代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手机厂商后,鸿海原本并不明显的“天花板”开始显露。

    不仅如此,鸿海旗下主营手机代工的FIH(富士康国际,主要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代工)则更是重灾区。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代工巨头,FIH3月21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概要称,2012年亏损3.164亿美元,创历史最大亏损纪录。

    其实,FIH在2012年的亏损并不出乎意料。一方面,该公司2012年上半年即挖下2.2亿美元的亏损“大坑”;另一方面,在鸿海内部,高利润率的苹果产品代工主要归iDPBG等事业群运营而与FIH无缘。

    这一鸿海内部的人为分工成为FIH发展最大的“先天不足”:如前所述,当世营运利润最为可观的两大智能手机巨头是三星和苹果,三星自主生产,而苹果基本与FIH“绝缘”,所以任郭台铭如何走马换将,FIH仍难逃每况愈下的境地——年营业额由2007年高峰时的107.32亿美元滑落至2012年的52.398亿美元,5年内缩水逾一半。

    但必须要有人站出来为FIH的业绩不佳承担责任。2012年12月13日,FIH公告称,时年62岁的公司董事长陈伟良(SamuelChin)将于2013年1月1日退休。

此前的2012年7月4日,FIH还公告,彼时60岁的程天纵将退任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职位。

    而顾及早前杜家滨自富士康旗下飞虎乐购等的离职,代工利润微薄的鸿海似有成为一批知名职业经理人职场伤心地的趋势。

 

来源:中国经营网

标签
富士康
动荡
危局
发布:平凡   作者:中国经营网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