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对话陈士骏 社交媒体创业启示
陈士骏和Youtube明显比布兰克名声响亮,两人聊的问题也比上次更接地气,比如流量转化,全新的创业模式等等,加上陈士骏健康时尚的形象,比学院派的布兰克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
今天的商业机会就是9年前盖茨说的“垃圾信息”
之所以能请到IT巨星陈士骏是因为,他从谷歌独立出来的新项目李开复有投资,以Youtube今日地位大概和Facebook差不多,而且它入行时要PK的就是已成巨头的谷歌,这是腾讯举办此次论坛的主要价值,因为上次李开复和布兰克没有回答观众的关键问题:创业者怎么挑战巨头掌控的领域?
陈士骏的看法是,下一轮浪潮可能不是整体颠覆性的创意,而且也未必是全新的思维,毕竟微软,Youtube,Facebook初创时做的也都是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产品。Youtube之所以能成功,一是押对了Flash,二是以兼容模式顺便做自我推广,于是瞬间成铺天盖地之势。思路很重要,但更值钱的似乎是在初期使创意成真的技术工具和商业模式,而且你的产品必须是对于市场上已有的那些产品缺陷,或用户对其主要期望的有针对性改进,最好是重新设计,像腾讯QQ那样的深度开发产品就至少值几十亿美元。
有针对性的改善指的是什么呢?李开复说是“能帮助我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陈士骏则更看重信息整合和提高分享效率。但信息筛选更倾向于价值判断,也就是分辨什么是垃圾,什么又是 – 像戈登在《华尔街》中所说的 - “有价值的商品”?只有在物质过度丰裕的社会里,人们才会为价值判断和过剩的选择权烦恼,这原本与每天看200条还是2000条微博无关,因为你获取专业知识不能仰靠社交媒体。
这让我们想起2004年经济论坛上比尔盖茨曾说过,“再用两年消灭垃圾信息” - 他要消灭的就是现在嗷嗷待哺的这么多社交媒体制造出的产品,他要用以消灭垃圾信息所用的工具,日渐成为垃圾信心的源头。
广告商提高道德意识就能不被讨厌
创业另一个大问题是,那些大流量的社交媒体怎么将流量兑换成现金?新浪困惑了这么多年也没靠微博获利,李开复谈到朋友推送,就是用博主生活中的一些热点巧妙带出产品,或者你了解推销对象的困惑和需求做定点推送,你恰好消除了你的朋友的种种烦恼,或者让朋友们意识到这些产品与生活联系紧密,推送起来不觉刻意,但显得很酷,也能奏效。
不过这些话都很表浅,无关认识深度,而是企业家需要流量变现去创造利润,但显然更为基本的解决之道是专心做好社交媒体的功能服务,不要打那么多广告惹人讨厌,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负面品牌建设,恒源祥是反面典型,确实它连播12遍的广告让全国人民记住了它,但这个品牌也被中国消费者和生殖器官联系起来并挂在嘴边,这是最糟糕的的营销企划。李开复也谈到,如果某个微博名人放出某款产品广告,立马会被骂祖宗十八代,而cookie分析推送又涉嫌侵犯个人隐私,除非你对cookie挖掘有更科学的说法,否则社交媒体的广告业务就快到达极限了。
推荐产品又不被说成耍流氓的方法也不是没有,但要中国企业转变营销思路,尤其让他们放弃惯用的那套自吹自擂,雇佣水军,花钱删帖的“黑公关”战术实在太难了。贼作久了,正经工作就让他们反胃。有网友问,说真话你会死啊?别笑,还真就这么回事儿,周鸿祎说的很露骨,黑公关已经把水搅浑了,老老实实做人就给企业以将要饿死的风险幻觉。
如果松下幸之助,巴菲特,山姆沃尔顿那套“老实做人发大财”的创业思想还管用的话,大部分中国创业者可能都不会再有机会了,还不如学习腾讯,把外国企业现成的点子拿过来,充分利用贸易壁垒 – 它能将谷歌,Facebook,推特这样的巨头挡在门外 – 将它做大做强,一旦以后彻底开放,我们就很难再与一拥而入的巨头们抗衡。【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