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回收 正规军与游击队同时存在
“正规军”与“游击队”并存
电子垃圾又称“电子废弃物”,主要包括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和计算机等通讯电子产品的报废品。
随着各类家用电器和电脑、手机等办公和通信设备日益普及,我国的电子产品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报废高峰期,每年所产生的废旧家电数量相当可观。有数据显示,如果按照10年至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那么如今中国每年将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电冰箱以及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此外还会有500万台电脑和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
在对北京、天津、长春等地的市民采访时记者发现,平均每人拥有废旧手机数量在1至2部。有的人把旧手机送给亲戚,有的拿到二手市场卖掉,更多的干脆把手机闲置在家里。在天津海光寺苏宁店,某品牌手机销售员称,五一小长假两日来手机销售情况不错,多数购买者属于改善型。
目前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大量家用电器超期使用和废旧电器任意处置的现象较为普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根据从业资质,我国电子垃圾产业形成了两种队伍:“正规军”和“游击队”。从2004年开始,我国在一些省市开展试点,建立了一批正规电子垃圾回收处置企业,这些“正规军”企业被列入“电子废弃物收集处置名录”,规模大,技术先进。
尽管按照法律规定只有“正规军”才能从事相关的电子垃圾处理业务,但“游击队”仍是电子垃圾收集处理产业的主力。所谓“游击队”,是指垃圾集散中心和拆解户,他们并没有法律所要求的行业资质,规模小,人数多,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在天津一民营回收点,电子产品回收价格尽管不高,但仍普遍高于“正规军”,而拆解方式多以取出核心件、融化金属等为主,方法简单粗放,四周烟尘弥漫。
吉林省环保厅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吉林省已经制定了《吉林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但非法收集、拆解转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而且目前各级部门监管能力及技术手段仍不能满足需求,缺乏有效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全过程监控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