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口碑报告 >> 家庭农场“家电化”及商品化可行性调研

家庭农场“家电化”及商品化可行性调研

口碑家电网  2013/5/27 17:26:25
分享到:


   自动化家庭农场

图1:自动化家庭农场

 (口碑家电网-2013/5/27)去年口碑家电网曾接受邀请,参观了几家厂商的家庭农场设备,也出了评测和调研稿。产品都很精美,操作简便,而且用很多没有到过乡下的网友话说,“还真能结出黄瓜西红柿来”!但无一例外商业前景黯淡,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在技术上它没那么“自动”,大城市里的人生活节奏都很快,没时间耐心照顾花花草草,种子撒下去,浇了水还没长出来一般就拉倒了,家庭农场就沦为一锤子买卖,坏口碑传出去很可能以后都不会有人买了。

  其次是定价暧昧,成活率低和成活率高的能差出好几倍价钱,而且即便最贵的也不敢保证百分之百能活,所以价格区隔也就意义不大了。问,这个产业的前途在哪儿?我们认为应该从两个层面来加以考察,口碑家电网也带着上述问题再次应邀参加了科技博览会。

  能把家庭农场做成家用电器你就赢了

  本次博览会,中国家电业和高科技巨头齐聚一堂,而且“站台”的很少有店伙计,来参展并负责讲解的,最低职位也是项目经理。他们也搞家庭农场,但没有一家是把它当成单一一款产品来推销。很少有一流企业在科技博览会上推销产品,它们参展的多为前沿技术或整体解决方案,家庭农场,科学养殖,废料循环等高端技术都是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绿色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进行研发和投资的。

  我把“按几个电钮就能种植蔬菜水果”的想法跟一群职业经理人,技术专家进行了交流,他们说这个思路在专业上有个名词叫“自动化农业”,西方一些大农场都是这么运作。他们也批驳我们提到的成活率和产品定价的问题,专家意见是,家电企业和现代农业都只能提供技术,它改变不了人类心性,家庭农业即便自动化程度再高,生产过程也可能失败。

  将这类产品做成家电的企业要将战略重心放在营销管理而不是技术研发上,它要将农业包装成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因为从产量上指望普通家庭“自给自足”,从成本上讲很不现实,它更多是陶冶情操的效果,充其量是作为超级市场的辅助,“尝个新鲜”,你开心一下就好了,吃饱就不用考虑,就像家用卡拉OK,它是日本80年代极为成功的大型设备家用化典范,但KTV的销售额不降反增。家庭农场也是一样,消费者体验到自产有机农产品的好处,他就会加大对这类产品的购买力度,等到形成全民购买的消费浪潮,成本也就降下来了,家庭农场的“家电化”时代即将到来。

  先普及绿色蔬菜还是家庭农场还需利益权衡

有机蔬菜

  图2:绿色蔬菜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也谈到,“我技术这么棒,你教我怎么拉投资”?价值投资理论的普及让很多缺乏盈利前景,或以后没准儿能发达,但眼前打死赚不到钱的企业的融资梦想破灭了。家庭农业的自动化需要海量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一般思路是,企业要么让投资者看到可见利益,要么让消费者看到可见利益,博览会就是专为后者服务的,绿色蔬菜很漂亮,尽管在价格上它没那么诱人,而且还会随着普通蔬菜涨价而水涨船高,最高6倍的溢价好像能接受的人不是很多。

  因此大部分企业都选择了前者,既然家庭农业自动化 – 也就是把农业做成家电产品 – 的技术也可以用于规模化种植,就是甭管几千亩土地也是按下电钮就能自动工作,企业就会更多倾向于利用现代工业的规模优势将农场规模扩张至极致。

  现场有位老总问“既然农科院的技术这么好,在农村试点的风险是什么”?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目前敢在农村搞自动化的只有两批人马,一批是大国企,上的是国家项目;二批是私营化和股份制工业家,比如跟口碑家电网合作的那家搞绿色能源的企业,国家批给它的土地是原本干绿色能源的,它给发挥了一下,利用已有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搞养殖自动化(见图3),效果也挺好,农业自动化是它偌大能源循环体系中一个功能模块,不需要自负盈亏,等于是把剪刀差工业的思路反过来,用工业资源反哺农业。国家对这个领域的前途也非常看好,但不适合个体户,他们批不下大块土地,也没有土地所有权,所以没人舍得往自己的份地上投资,如果说公地属于集体所有,那么开发土地,也就是使农业实现自动化的成本归谁,风险又谁承担,都说不清,农民当然没有很高的热情来做这件事。如果工业家基于追求劳动力密集型以降低成本的考虑与农民合作,它对份地剩余的索取权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而这些土地出产的绿色蔬菜比农民自家出产的贵10倍,他们也没法享受自动化的好处,所以只好作罢了。

自动化养殖场

  图3:自动化养殖中心

  小结:

  家庭农场的“家电化”是个很迷人的概念,它在技术或商业模式上都不比国营钢铁厂养猪更不靠谱。农科院和工业企业的技术基本上都已成熟,还缺少一个可靠的盈利模式,因为倘若农业自动化,家庭化,家电化的好处不能与全社会均沾,农民和城市居民无论在消费或生产方面都得不到实际好处,它的市场也就永远只能闭塞在国企,和少数能批下土地的,拥有特许权的大私企圈子里,产量只够他们自给自足,因为也只有垄断者手中的剩余足以支付10倍以上的市场价格。【C.C】

        

来源:口碑家电网

标签
家庭农场
农业自动化
家电
发布:莫芮   作者:常丞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