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颠覆传统 过程将漫长而又痛苦
5月7日,一个叫贾跃亭的人在北京五棵松篮球中心演绎了“乔布斯式”的产品发布,据说这款名为“乐TV”的智能电视,其战略构想几乎触摸到了乔布斯的思想。贾跃亭并不忌讳媒体指责其对乔布斯模仿的生硬,而且从言语流露出对iphone4这个伟大的产品的崇拜,并坚信乐视打造的智能电视生态链必将颠覆现有格局。
贾跃亭的强大的自信可能在于他对电视屏幕的不了解,海信、TCL、创维等中国传统电视制造商早在几年前都已开启了智能化革命,在交互方式、多屏互动、APP内容下载等方面都在严格遵循“苹果模式”所倡导的硬件和内容高度融合的原则。
紧接着,联想、同洲电子等做PC和机顶盒的厂商,以及小米、PPTV、CNTV、华数等各方巨头纷纷抢食智能电视蛋糕,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领域拓展智能电视的传统边界。但是,在中国仍然对电视屏幕播放互联网内容实行牌照制度的情况下,所有厂商的OTT(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努力都不会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乔布斯式”创新,至少目前在中国电视里尚找不到真正的“苹果”。
传统企业立志突围
4月17日,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亲自代言海信VIDDATV,号称这是最简单的智能电视。
这个开场蓄谋已久。1年前,一个叫Jamdeo的加拿大百人团队进入周厚健的收购日程表。他们加盟后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开发一台简单操作的智能电视。他们开出的药方是“做减法”,海信最终把人们最常用的四大功能:直播电视、网络视频点播、媒体中心和游戏应用作为四个核心按键,通过软件开发实现一键到达的体验。
传统电视厂商突然强调电视的使用体验,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感受到了传说中的苹果iTV的威胁,毕竟苹果曾靠用户体验,用iPhone重塑了手机行业,又用iPad创造并引领了平板市场,给便携式电脑市场带来重创。正如联想集团新闻发言人郭彤彦所言,如果苹果推出智能电视,那么它就一定会把智能电视的标杆提高。
不过,苹果iTV迟迟未现身也给中国电视企业有了提早抢位的机会。早在2011年底,创维、海信、TCL、康佳、长虹等中国主要彩电厂商就抢先推出了智能电视产品。
为电视塞入操作系统是传统电视厂商瞄准的第一步。创维采用了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TCL则对Android进行了深度开发,采用了windows/Android+双操作系统;海信采用了自主研发的Hitv-OS系统和Android双系统组合;康佳则为智能电视专门开发了第二代OMI智能操作系统。
进入2012年,智能电视愈发成为香饽饽,除了正在自我革命的传统电视厂商外,IT公司开始涉足其中。同年5月初,国内传统PC厂商联想集团正式推出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电视,并将其定义为IT企业推出的全球首款智能电视。
之后,定价高、渠道不畅的联想智能电视销售一片惨淡。不过,联想推出PC+的概念,把电视作为整个IT化的智能终端囊括到整个IT化的进程中来,用IT的视角去做电视,给了传统厂商一个新视角。据郭彤彦透露,联想新的智能电视产品将在今年5月底推出。
2012年底,同为传统硬件厂商的机顶盒龙头企业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洲电子)也把触角伸向了智能电视。同洲电子推出了“摸摸看”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的飞看盒子、飞PHONE、“摸摸派”平板电脑和飞TV等智能终端。创始人袁明欲打造类苹果模式,使电视进入到“体验为王”、“四屏合一”时代,不过,和其他厂商面临政策的壁垒一样,要和广电总局认可的牌照商合作。
的确,内容的丰富是智能电视品牌之间增强竞争力的主要切入点。所以,康佳、联想选择与百视通形成战略联盟;TCL与长虹合资成立“欢网”,紧密合作华数;海信同时携手中国网络电视(CNTV)、百视通、华数。创维则宣布与互联网电视服务商优朋普乐、南方传媒签署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内容仍要受制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的牌照商。
“苹果自己购买了许多音乐等内容版权,消费者愿意下载内容并且付费,其内容服务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刘步尘说,国内智能电视产业离这一步还很遥远。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认为,这些跨界的搅局者有利于帮助传统电视企业一起找回观众。但事实并未像杨东文想的那么容易,经过各大厂商的推广,智能电视仅仅是小有知名度,远未实现广泛接受。
小编认为:中国企业一直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末端,当然也包括电视行业,同质化产品众多,利润低下。要想做到乔布斯式的创新,最起码要建立在制造业深度成熟的基础之上,然后进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终端零售的优化研发和智能电视系统平台的应用软件开发形成这种中游产业链,才会有机会角逐国际品牌。中国传统制造业的路还很长,作为互联网基因的乐视的路就更远了。互联网企业一直在颠覆传统,李彦宏也说过:颠覆的过程是痛苦的。我觉得只要坚持并且走正确的路,互联网企业都是有机会的,淘宝的马云、小米的雷军都是成功的案例,期待下一个会是乐视。
来源:口碑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