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难副 神舟电脑IPO再度落马
冲击9年IPO的神舟电脑终于还是没有通过证监会的审查,再一次折戟沙场,这不仅让人想起前段时间神舟电脑新产品发布期间,在中关村,天极等行业权威网站上布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将苹果列为假想敌,用夸张的措辞来刺激市场狂热,试图引发外行消费者的共鸣,如今看来,效果不尽如人意。
没能及时提交自查报告成落马原因
神舟电脑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2005年,赴H股上市流产;2008年,冲击深圳中小板因金融危机搁浅;2011年3月,创业板上市申请因财务问题被发审委拒绝;2012年7月31日,创业板发审委终于通过了神舟电脑的IPO申请,眼看着就等一纸实施批文,没想到最终仍然落马。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称,神舟电脑的这个结果或在情理之中。因为其在过会后,并没有在3月31日提交自查报告。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在3月31日前无法提交自查报告,发行人和保荐机构可提出终止审查申请,补交报告的时间延长至5月31日。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神舟电脑5月31日前仍未递交自查报告,其IPO申请最终按照程序予以终止审查。
华丽外表与虚弱肌理对比强烈
神舟电脑在第四次冲击IPO的过程中,始终身披“粉饰”业绩的嫌疑。时间回到2011年,当时神舟电脑提出IPO申请,被拒的理由包括公司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存在明显差异;未能合理解释存货周转率逐年下降,但毛利率逐年上升现象;公司2010年营收增长主要来自电脑零配件销售,可能对公司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但时隔一年,上述硬伤却被眨眼改善,而这也遭到了众多媒体的质疑,最新的质疑包括 “客户多变且采购数额暴增”、“PC硬盘或少计成本”、“笔记本库存与当年产销量不匹配”等,甚至神舟电脑还被曝出 “销售乏力关闭多家门店”等消息。
神舟电脑在宣传方面着实是一把好手,从中关村未成今日鼎盛之势时它就果断下注,一期期的访谈节目做起来,稳扎稳打地经营粉丝文化。尤其他那个董事长说话很有水平,又貌似耿直,所以凝聚了一定人气,在中立消费者心目中也颇具公信力。但神舟的短板,一是产品本身不够硬,少研发,设计照搬苹果的同时又诋毁苹果,吃力不讨好;二是打低价格暴露出奸商的冷血本性,神舟电脑的工资待遇和招聘见闻早已成为行业奇谭,比如800元一个月,储备干部看大门都时常被媒体揶揄调侃,以它那样的体质,自查尚且不能通过,很难说服大机构给它投资,不止神舟电脑,所有内里空虚,现金流可疑的企业在创业板都难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