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工厂暂时不会回迁日本
“中国市场非常重要,我们会继续扎根中国。”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经理胡炜6月5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东芝也不会“去家电化”,家电仍将是其业务支柱,将继续保持。
据介绍,东芝的主要业务有四块,包括发电、传动、水处理、节能在内的社会基础设施产品占41%,数码产品占23%、电子元器件占21%、家电10%、其他5%。“家电虽然占比不大,但直接面对大众,广告效应好,会一直维持下去。”胡炜说,该占比自2002年以来几乎未变,预计将保持稳定。而包括电力、节能等在内的智能社区将是其发展重点。
东芝暂不会将制造回迁
针对此前有消息称,因日元走贬,松下正研究拟在今年秋季将海外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白电制造业回迁日本本土。胡炜表示,“日元贬值或许会对东芝的家电收益有影响,但东芝的产品众多且复杂,可能有失有得。”胡炜分析,以2011财年为例,其电子元器件业务的利润就因日元升值而明显受损,此轮日元贬值从去年底才开始,其影响要到2013财年才能体现出来。从东芝最新公布的2012财年年报来看,其全球销售额达58000亿日元,比2011年减少3000亿日元,但净利润上升,达到775亿日元。
最近安倍政府出台措施吸引日企回流。当问及是否会将部分业务撤出中国时,胡炜告诉南都记者,东芝对中国市场持乐观态度,目前中国不仅是其生产、销售基地,还进一步成为其全球采购和研发基地。据介绍,目前东芝在全球设有520家企业,日本和海外各占一半,在中国有62家,其中广东有10多家制造企业。“东芝90%的家电产品(冰箱洗衣机等)在中国南海生产,90%的复印机在深圳生产,这两个都是全球性的生产基地。”
品牌影响在华弱势,王牌产品缺席
东芝,日立这些不温不火的日本企业近几年在华日子都不好过,不能用日元升值来解释,也不单纯因为它们创新不足,而是改革开放30年外来投资和本土化使中国企业泛用品的技术实力和工艺上,与日本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小。即便像面板,压缩机这类独占技术,中方企业暂时还不能与日企竞争,但日企不会试图以自己的品牌将整个市场全吃进去,如此一来,它就要通过出口核心元件创造利润,因此中方企业即便积累较弱也能参与竞争。
打价格战的前提是,外国巨头能生产的产品我也可以生产,而且我又有跟风和渠道的优势,日货的价格贵那么一点儿,它就可能被挤出市场。
东芝的王牌产品没有进入中国,也是导致它品牌弱势化的一个原因,比如在日本国内卖得很火的Dyanabook,在中国就看不着,淘宝上也只有代购而无库存,这说明东芝对在华展开全面的品牌战略是有顾忌的,半吊子的营销就很难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