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自媒体营销 从粉丝到意见领袖争夺
陈文是上海张江高科一家IT公司的程序员,按照惯例,早上6:30他像往日一样起床,上厕所时习惯发微博,和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人道声早安。7:30,坐2号线地铁上班,拿QQ音乐听歌,遇到好听的歌曲就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看到喜欢的转发就点赞;8:30,到公司后吃着早餐发微博抱怨魔都一如既往拥堵的交通,用空气质量指数客户端分享当天的PM2.5指数。8:30-11:30,上班时间他会不由自主地每隔几分钟刷新下微博界面,时不时瞄上几眼QQ群里的对话,遇到需要解答的技术问题给予同事一点建议。午休时间,他习惯用美团、拉手、大众点评网等APP客户端团购午餐,以物美价廉、提供WIFI、冷气为首选标准。下午,完成了规定的工作,他会随手转发微博上段子达人好玩的微博,浏览下淘宝和数码论坛。17:30,下班晚高峰时间,他挤在地铁上拿快播看在单位下载好的《速度与激情6》,顺便用微信和几个朋友语音讨论晚上吃点什么;19:00,吃过晚饭,陈文依照往常一样追着美剧,期间拿微信、陌陌摇一摇身边的人,发现没有什么新面孔,于是依依不舍地和粉丝道晚安……
陈文的一天再平常不过,却成为了当前年轻人互联网生活的缩影。调查结果显示,每300名人中,有78人(26%)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登陆微博;有45人(15%)出门在外使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微博;而有18人(6%)每天发微博10条以上;有84人(28%)至少每天上1-3次微博;只看微博不发言的有21人,有空才上微博的42人;不知道微博的仅仅12人。移动社交网站以及相关联的客户端绝对是目前乃至未来企业推广需要渗透的平台,了解他们的作息习惯,了解他们每天在干些什么,希望看到什么,更有利于企业最好品牌推广。
他们更喜欢拿微博、微信来做什么?
目前国内微博平台主要由新浪和腾讯两家占据主导地位,截止2012年年底,新浪微博注册人数已达到5.04亿,腾讯微博注册人数达到5.4亿,微信用户人数3年里突破4亿。如此庞大的互新浪微博注联网群体到底用这些移动社交工具在做什么?来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19岁以下用户和20-29岁用户中超过80%利用手机发布个人状态,近60%发布日志,年轻用户更愿意用手机拍照并上传,约90%的用户使用移动社交应用来浏览好友的新鲜事或者动态。
由此可以看出,相比发布原创内容,普通移动社交网站用户更愿意转发感兴趣的微博内容,更愿意看到好友内容分享。同时,不同性别的社交网站用户在品牌关注和购买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特征。男性用户更愿意分享有意思的广告或视频,占比为47.1%,女性则更愿意直接进行购买活动,32.1%的女性用户直接有过社交网站上组织团购或优惠活动的经历。在品牌关注度上,男性用户更愿意主动关注汽车、数码科技、体育、影视等方面商家或品牌的官方主页,而女性用户更倾向关注明星、美容、影视剧、情感类官方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