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厂家动态 >> 小米电视关注度跌至1.9% 手机模式恐难移植

小米电视关注度跌至1.9% 手机模式恐难移植

口碑家电网  2013/12/24 15:32:37
分享到:
明星编辑:


    (口碑家电网-2013/12/24)

    

据最新的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数据显示,小米电视上市三个月来,其消费者关注度有如坐上了“过山车”,大起大落。

小米电视关注比例仅为1.9%

数据显示,TCL17.0%的关注比例取代三星成为上月冠军,三星则下落至品牌关注榜第三位,关注比例为15.6%。与此同时,小米下滑至末位,关注比例仅为1.9%,降幅明显。

不仅在网络电视市场,液晶市场数据同时显示,小米电视关注度较10月明显下滑,已经跌出了前10位。

另外,本次调研数据还从消费者关注的主流价格、尺寸等方面进行了连续性的关注。关注比例靠前的十款产品分属七家不同的品牌,三星是上榜产品最多的品牌,有三款产品登上榜单。

2013年小米科技相继发布「小米盒子」与「小米电视」,正式进军电视市场,期复制小米手机之成功模式,除抢占客厅娱乐中心要角外,未来甚至可望扩展至智慧家庭应用,为小米开创下一波成长动能。

  201395日,小米于独家产品发表会中以「倚天剑、屠龙刀」为标,揭露「新一代小米手机3」与「小米电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两大新产品,其中,小米电视搭载47寸三星(Samsung)、乐金(LG)三维(3D)面板、小米智慧电视使用者介面(UI)功能,却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人民币2,999元,直接冲击电视市场,而小米电视201310月正式上市,首波三千台更于2分钟内售罄,突显出过去透过智慧行手机累积庞大「米粉」用户,对于新产品的大力拥护。

  要引起市场注意的策略很多,但最直接的方式莫若给予消费者最好的价格优惠,可藉此快速吸引消费者目光。小米科技的第一款产品结合当季最高规格产品,如高通(Qualcomm)1.5GHz双核心处理器、夏普(Sharp)4寸触控萤幕等。这款号称当时「最强手机」问市前,市场上猜测价格应在人民币3,0004,000元间。然而价格曝光后,仅有中阶规格产品价格的人民币1,999元,因此引起市场轰动(1)

  高性价比策略并非小米仅有,但愿意在高阶手机上行使此策略业者则少有,因为高阶手机竞争者寡,制造难度较高,一般被视为高毛利市场区隔。在高阶产品市场上选用高性价比销售策略,等于是牺牲产品毛利换取市占率,是否为明智之举见仁见智,但肯定对于获利大有影响。

  另外,此策略很快会吸引同业仿效,可能会失去其策略效果;再加上随企业扩展,小米科技可能碍于成本快速成长,无法持续延用此产品策略。但毫无疑虑的,要在短期内引起市场瞩目及消费者购买,可以选择的有效手段并不多。若在高阶产品中行使此策略,虽不一定可长久维持,但却足以打响在市场上的第一炮。事实证明小米科技的抢市策略相当成功,克服后进者市场辨识度不足的困境。

  发烧友策略成就高研发效率

  小米科技主打「为发烧友而生」,表面上看起来是以「发烧友」为核心的市场策略,实际上则是希望结合外部意见,让软、硬体产品在面市前可以不断修改,以尽量符合市场需求。

  传统企业的研发策略,是以公司为本位,由卖方来决定功能及规格,藉由不同产品来测试市场反应。小米科技反其道而行,首先选择成熟的开放系统Android,再与发烧友论坛保持热烈、即时的互动,在经过讨论后,筛选发烧友意见,评估其可行性、重要性及可行性实现于软硬体上。这种类似的概念已实现于电子商务产业,由消费者来告诉企业他们要什么,再由企业依消费者人数来决定是否生产。消费者成为产业链中设计者的角色,企业则利用其原有的研发、生产能力,评估是否有利润后进行生产。

  此策略潜在的危险是消费者集体意识是否是最佳的产品研发策略?还没经过时间来加以证明。且随着研发项目、复杂度的增加,小米科技是否能成功营运此研发模式,并建立技术门槛、打造专利池以保护其产品的独有性,尚须观察。小米科技在研发策略的选择上从根本反转传统企业思维,相较于其他公司提供客户「未必想要」的功能,试图教育顾客有哪些新产品功能,小米科技则是直接做出客户想要的产品。此点差异化思维,反应在产品设计及功能上,就足以提升产品市场的辨识度,做出具有当地市场风格的产品。

  小米科技进军电视产业

  小米科技于智慧型行动终端取得令人激赏的胜利,进一步期望在第四萤电视市场,复制「硬体+软体+应用服务」的成功经验,以利及早布局抢占电视终端背后广大应用服务商机;尽管中国电视机市场每年拥有四千五百万台规模,在既有电视机大厂如海信、创维、TCL、长虹等纷纷以低价抢夺市占,而中国线上影视服务商如乐视、爱奇艺等亦纷纷推出电视机硬体,小米科技虽累积优异的软硬体研发实力,仍须面临严峻挑战。

  小米智慧型手机成功关键 难以复制于电视机市场

  过去小米得以于智慧型手机市场掌握高性价比优势,主要原因来自于智慧型手机硬体零组件升级汰换速度极快,单晶片研发到量产时期仅需半年,量产后零组件价格亦随之降低;而小米采取网路营销方式,得以于网路先行公布高规格配备之低价手机,随后待零组件量产、成本降低之后,再行出货到客户端,使得小米于智慧型手机运营上拥有相对优势。

  不过,传统电视硬体规格汰换速度慢,零组件套利空间较小;再者,电视终端硬体中萤幕成本占比约达七成,而快速降低萤幕成本关键在于产量,然而小米目前就电视发售策略仍属于小量批次,使得其电视硬体制造成本约占整体售价九成,反而压缩获利空间。

  以人民币2,999元终端售价而言,小米电视终端价格非常亲民。中国传统电视品牌大厂过去就已打市场价格战做为行销推展手法,在小米电视后,随即推出新款低价电视,尽管电视尺寸略有差异无法直接比价,然迎战意味浓厚;乐视网于1015日小米电视正式发售当天,同步推出同尺寸、2D版电视,价格更低至人民币2,499(不含490元影视服务费),直接与小米电视打对台。整体而言,中国电视终端市场激战不亚于智慧型手机市场。

来源:新闻中心

标签
小米电视
关注度降低
发布:文新   作者:王国伟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