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十年:经历洗礼在竞争路上阔步前行
2004~2013年,家电十年,经历了严酷的市场化洗礼,经历了从快速发展到高潮再步入低迷的过程。
十年,博弈外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家电市场从单纯满足市场需求到现在主导的升级换代,家电业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步入了艰难的转型中。
十年,家电产品不断升级,从显像管电视到液晶智能电视,从涡轮洗衣机到滚筒洗衣机,从定速空调到变频空调,从两开门冰箱到多开门冰箱,豆浆机、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产品从无到有……
截止到2012年,中国家电工业总产值达到1.14万亿元。2004~2013年这十年间,中国家电业实现了本土化崛起,用沉甸甸的数字将“中国制造”改写为“中国创造”的同时,也完成了国产家电品牌的不断壮大。
2004年
关键词:千亿开端
2004年,家电巨头海尔集团第一个进入千亿阵营,营业收入达到1009亿元。当年,美的营业收入不过300多亿元,随后美的先后收购合肥荣事达和小天鹅,建立全产业格局,终于在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2012年,格力成为第三个进入千亿阵营的家电企业。此间,科龙被海信收购,春兰空调被格力取代,容声冰箱、新飞冰箱却沉寂了。
2004年,代表家电业新势力的国美、苏宁,先后成功上市;中国企业也开始大举并购的大旗,其翘楚则有TCL、美的等家电巨头:汤姆逊、阿尔卡特先后被TCL收入囊中;美的更是大胆地引入外资企业—东芝,与其成为以白电产业为主的合资公司;同时以飞利浦、东芝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也开始了新一轮的跑马圈地运动,或重塑形象,或在华建全球最大白电生产基地。一些实力雄厚的家电集团,已在中国股市尝试呼风唤雨。这些民营家电大鳄通过不断并购,迅速打造了拥有多家同业态或异业态的上市企业。
2005年
关键词:平板元年
2005年被业界称为“平板电视元年”,中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黑白、彩色、超平、纯平、背投电视历程中后终于在2005年迎来了彩电业的春天—平板电视启动元年,PDP(等离子电视)和LCD(液晶电视)产品开始脱下高贵的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
2005年可谓是高端运动风靡全球,日渐成熟的中国高端市场,巨大潜力与高额利润空间成为众多巨头觊觎的目标。索尼弃传统彩电、一举进军液晶电视后,大幅索尼液晶彩电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
而各大国产品牌也推出了主力产品,康佳的DSP数字超微点阵、创维的六基色、TCL的平板银狐、海信的Anyview、厦华的铂晶平板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不过这种繁荣背后难掩尴尬,中国彩电企业也只能说是“组装车间”,没有自己的“屏”,所有国产品牌的液晶电视屏采购全部依赖进口,采购成本高达80%。缺少核心技术成为最为致命的弱点。随着平板电视市场的爆发,2005年开始国产彩电步入了一条艰难的转型之路。
2005年家电行业重要人物的相继出事和行业洗牌,成为当年的热点。从冰洗行业看,2005年可谓是多事之秋。科龙董事长顾邹军深陷牢狱,科龙被海信收购,资本狂人的锒铛入狱对白电格局造成了太多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