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最新资讯 >> 移动技术的未来:让一切都“智能化”

移动技术的未来:让一切都“智能化”

口碑家电网  2014/1/14 9:41:20
分享到:

    (口碑家电网-2014/1/14)

    据Readwrite报道,目前我们已经过渡到了移动技术的第二阶段,智能手机的瓶颈将被打破,向更多领域拓展。

  你以为手上的手机已经很智能了吗?其实现在它们还不算什么。技术的发展有望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汽车、电视、工厂、服装、可穿戴设备,它们正在成为移动计算发展的第二阶段。智能手机领域的创新将使我们定义更多的东西,帮助我们学会新物品的使用方式。

  本质上来说,移动的第一阶段就是把我们的手机变为功能强大的掌上电脑的过程,但是这阶段的手机在设备大小和数据传输方面一直面临问题。从初代iPhone发布至今的7年中,工程师们努力让手机变得更小、运算速度更快;软件开发人员则创建了不同的应用和系统,让手机“无所不能”。现在人们进入了第二阶段,这阶段的手机需要尽可能地将”无所不在“的概念扩展到更多领域中,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智能电视都将被涵盖其中。

  “如今我们正处在研发技术和部署技术的拐点。”在上周举办的CES大会上,爱立信首席执行官卫翰思(Hans Vestberg)如此描述他所谓的移动”第二阶段“。

  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更强大的系统、更好的应用这样单独领域的进步,技术的扩散比这些更加无处不在。下一阶段的移动技术,将可以让你使用手持设备访问海量的远程数据,并进行持续、复杂的运算。

  现在,移动技术的传播和演变包括:将在密集无线网络中的蜂窝基站作为数据节点;用处理器和通信单元负责繁重的信息运算和传播过程;可以从环境中获取数据的传感器;负责实现这些功能的应用。所有这些技术都会更智能,让设备更快、更小、更省电,这也是它们能突破手机和平板的限制,向更多领域扩展的原因。

  让一切智能化

  “我们希望让一切更智能。”英特尔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科兹安尼克(Brian Krzanich)在刚过去的CES上提到了这个观点。

  显然他并不是在开玩笑,科兹安尼克为每个实物物品都构想出了一个“现实增强”版,这些物品包括智能手表、自动装满的咖啡杯和会自动通知父母为孩子换尿布的睡衣。

  这些物品不会自己变“聪明”,不过最难的部分已经解决。移动行业已经发展到可以将具备复杂计算和通讯功能的硬件装进由金属和玻璃构成的扁平设备中,这些设备只有口袋般大小。

  “我们正在研发最复杂的设备。”高通副总裁蒂姆·麦克唐纳(Tim McDonough)在谈及智能手机时表示。“现在智能手机所面临的挑战也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假如一项技术在手机上行得通,那么也可以用在所有设备上。”

  是的,所有设备。现在新的应用、服务和设备都是建立在智能手机相关的软硬件基础上。比如LG为新款智能电视配备的webOS系统,最初就是Palm公司为手持设备开发的一个操作系统。类似智能手表和Google Glass这样的可穿戴设备的一些功能最初是智能手机独享;另外,现在汽车也具备了原来只有智能手机上才有的蓝牙和车载计算系统。

  “这些技术可以扩展到不同的设备中,删减掉一些功能以适应不同的需要。”麦克唐纳表示。

  无处不在的创新效应

  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在不断释放手机的潜能,我们已经在汽车、家居、电视等领域看到了他们的第一批研究成果,显然未来我们会见到更多。

  同时,世界范围内的通讯基础结构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伴随着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蜂窝网络正变得更加密集,贷款变得更大,而且还向着新领域进行扩展。

  AT&T副总裁约翰·多诺万(John Donovan)在CES上表示,过去智能手机的信号需要传播5公里才能到达最近的基站,而现在只需2公里。在会上,高通董事长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也构想了一个只有一个基站的世界,让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数据。

  除了基础设施之外,包括Google、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在内的高科技公司都在忙着构筑各自的平台,方便开发者创造新的应用和服务。

  “你不会知道下个伟大的发明是什么,”雅各布表示,“它可以让人们做事更省力。给一些人一个平台,他们会做出令你震惊的成果。”同样,这也是丰富多彩的移动技术想要达到的目的。

    

来源:搜狐IT

标签
移动技术
智能化
发布:孟孝   作者:大川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