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春节快到了,腾讯和阿里两家的战况貌似也越来越激烈了。在言辞上,从最开始的打砸抢,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吸血洗脑”了;在玩法上,从给全国人民发红包,到陪全国人民玩游戏,再到请全国人民打车。按这个节奏发展下去,除夕当天过路费的问题估计也解决有望了。
但也有很多人跟笔者一样,特想问一下腾讯和阿里两家的人:你们就这样一来一往,可劲儿给全国人民发这发那的,全国人民会怎么看你们俩这种掐架状态呢?笔者特意跟朋友们聊了下目前这两家的战况,然后把主要观点整理了一下,发现大家基本上是这么看滴。
第一,从战场形势上看,目前腾讯主攻,阿里主守。
笔者常听朋友们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穿逼格看内牛。虽然马云这边在面上先出手,而且话撂得狠,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如果这帮人只有一个人敢说拿到了移动互联网门票的话,那除了掌握微信的小马哥,别无他选。微信一出,数亿的用户转眼到手。这么好的产品,这么大的数据,无数人在畅想可以操作的空间,同时又不断嫌弃自己的想象力不够丰富。卖货的卖游戏的卖字卖节操的,都自动聚拢来,商量着如何迎来自己的第二春。一边商量一边还回头看着安在淘宝、天猫、支付宝的老家,越看越觉得土、觉得渣。喜新厌旧本来就是人性,何况面前站着的又是一位瞬间就从新生事物变身垄断寡头的高大上呢?
而在阿里这边,面对这么个牛逼的对手,老油条想耍点横也可以理解,但战略上的被动态势也无法掩盖,何况之前已经被京东搅得七荤八素的,现在这个局面无疑更为蛋疼。
第二,从人心向背和盟军来看,相对持平。
这里就不说“全国人民”了哈。有人请我们打车、给我们红包,那自然是极好的。在这里笔者也可以替朋友们表个态:当我从淘宝上买完东西、出门打车又用微信支付的时候,心里绝对不会有任何道德负担。
全国人民没问题,那关键是什么?盟军。前一段有篇文章专门按照二战时期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划分,给各大公司分配了国家角色。其中关注到的一点就是与腾讯、阿里之间的关系。坦白说,在这个问题上,双方基本持平。阿里不用说,马老板的朋友遍天下,周老板携360已经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银泰、美邦等合作伙伴也已经到位;腾讯的小伙伴们也很多,比如小米,其某款手机预定只能用微信支付,饥饿营销,饿也只能在这饿着。在此之外,更多的小商小贩,可能目前的家底都还在阿里的平台上,但基本上都在明目张胆的跟腾讯套近乎了。
第三,从投入的大杀器和阵法招式看,腾讯新,阿里老。
千亿级别公司间的对决,的确不一般。本来没有战火的地方,也在创造条件力争把火点起来。简单说,腾讯的主力航母就是微信,后面停着QQ,左右两翼分布的则是游戏、微生活、易迅、地图、腾讯门户等这些战列舰、巡洋舰。阿里的主力航母是淘宝、天猫和支付宝老三样,旁边站着的是来往、手游平台等,都还比较稚嫩。除此之外,双方还各自投资过一些卫星公司,比如打车、游戏等,作为游击部队,进行战术牵制。马老板为了打仗,基本把田忌赛马、釜底抽薪等各种招数都用上了。
排兵布阵之后,关键的还有如何叫阵。笔者必须说,腾讯这回的公关表现的确有惊喜,相比之下,阿里的招式倒是显得就有点老了。用腾讯的话说,你要打仗就搞个牛逼的产品来打,一招一式的打,别一会说员工离职,一会说张小龙功高震主的,这些东西不上档次。对此,笔者以为所言极是。然后我们再看腾讯对阿里的反击,总结的就挺好。说白了,腾讯想跟那些商家们传达两点信息:第一在阿里这里你赚不到钱了;第二你不但赚不到钱你还会累个半死。笔者翻了翻最近几篇文章,基本都能说的清楚。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朋友憋不住要骂笔者了,你这家伙这种说法不摆明了黑阿里的吗?STOP!别着急,情势马上逆转了。
怎么逆转?笔者再说三点。
第一,平台也讲究“拳怕少壮”。
笔者认为,一个平台、一个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都自有其发展规律,从内部孕育到横空出世,从引爆需求到遭遇增长瓶颈,再到被彻底颠覆或者基因突变成为新一代王者。这是一个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阿里来说,现在无非相当于正在处理中年危机的时候恰巧赶上一个刚下山的少侠上门来踢馆。闭门不出不行,硬碰硬也不行。
这种时刻对于阿里来说是好事,因为时局激变有利创新,原先因为形势稳定压下来的问题可以集中解决了;而对于商家来说肯定也是好事,因为在全渠道的运营中,多了一个渠道就会多一些增量。而对于腾讯来说,现在发展势头是猛,但他也是一个平台,在发展几年之后也会遇到很多跟阿里一样的问题。商家们如果站在这个角度上看待两家的争夺,心里就会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第二,实力派和偶像派的不同发展路径。
阿里是实力派,你说他产品卖相不行,但他有一支地推铁军。产品+地推,协同作战,战果明显。商家不会做没关系,哥手把手教你。所以,现在不要觉得阿里的来往刚推出来,没微信好看,长期看还是取决于综合执行力。
腾讯是偶像派,卖相超好,粉丝众多,但这其中比较危险的追求者也不少,所以运营者天天怕被玩坏了。同时,腾讯没有线下经验,所以无论要做哪种电商,都需要一支联盟大军。但这些个盟军不好管,会出现各种奇葩的事件,你就看看现在微信营销的,要说搞成传销都不奇怪。
或许腾讯对此也比较纠结,所以他在这种开放政策上比较摇摆。前几天,程苓峰的文章里也说了,有人要开放,有人要自己搞。就中国的互联网环境来说,微信再好用再傻瓜,还是跟传统产业老板有隔阂。你需要一批人帮你去布道。现在有人哭着叫着替腾讯去干,这说明什么?民心可用。你不能一棍子打死,说那些收钱的全是骗子,你要学会给这帮盟军留出利润空间,甚至留出一些灰色地带。但总起来说,就如何管理这些盟军这一点,腾讯还有的学呢。学不好也会出大问题。
第三,转化率的死穴,谁也绕不过去。
笔者此前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一个词,叫做消费路径依赖。就这两家而言,阿里的消费路径无疑早已建成。用户来阿里就是买东西的,目标明确。来一个是一个,翻台率高。在阿里电商这条体系里,商家的所有动作都是与平台的定位同向的,不存在本质矛盾。
但在微信这里就不是。微信的定位不是专门给你做电商做营销的,人家是做社交的。张小龙天天都在担心朋友圈乱发东西的,忽悠人家分享的,这些都会破坏用户的社交体验。也就是说,商家的所有动作基本都可以视为与微信的定位相矛盾的。你在微信里做营销,做少了不行,因为人家是点对点的嘛,看不到你;做多了更不行,一毁人品二毁平台,下一拨被封杀的命运你肯定逃不掉。(别跟我说朋友营销,那不就是光明正大的杀熟吗),所以,别看微信用户多,人再多可能跟你卖货都没关系。即便是微信上的易迅,算是腾讯亲生的了吧,转化率也很一般。唯一一点没有疑问的是,即便转化率一般,但做营销的总基数还是比较少,最早一批入场的出头几率总会高一些。就像当初第一批做淘宝的,当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正是那些千万富翁起家的关键时刻。
到此,笔者想说的六点内容都说完了,在此再跟两家公司说一句,对全国人民来说,你俩怎么折腾应该都是好事,时刻记着全国人民一致看好你们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