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迅增长红利:超越京东只是时间问题?
京东2013年销售目标是1000亿元,体量只有京东1/5-1/6的易迅,却早早抛出一个挑衅式的承诺,超越京东只是时间问题。
“从营收结构的角度看,现在的易迅如同2010年的京东,正处在品类扩充和区域扩张的两个关键时期。”6月5日,易迅CMO(首席市场官)顾思斌表示,易迅希望通过体验的提升,实现对老对手京东的“弯道超车”。
2010年,即京东成立七周年之际,当时其销售额是100亿元左右;2013年,易迅成立七周年时,目标销售额是150亿-200亿元。从体量来看,基本处于等量齐观的状态。
而从覆盖领域和竞争策略来看,两者也有着极其相似的发展路径。京东以3C起家,在成立的第七个年头后,开始了百货、图书等类目的扩张。同时,随着物流快速扩张,京东成为电商领域自有物流覆盖最广的企业。
易迅被腾讯电商全资收购后,也迅速集中资金火力,加快步伐。目前,易迅已从单纯的3C数码扩充到通讯、大小家电和日用百货等。配送覆盖领域也从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域延伸到了华南、华北、华中和西南、西北等地区。
顾思斌认为,“易迅与京东仅仅存在时间上的差距。京东正享受着品类扩张和区域扩张之后的增长红利,而易迅则刚刚开始这个步伐。”
根据易迅披露的数据显示,2012年,易迅的订单金额同比上年增长了195%,订单量同比增长了153%,而单日峰值UV也从2011年的100万大幅提升200%,达到了单日峰值300万的水平。
按照易迅的规划,到2016年(即三年后),易迅将达成1000亿元的交易规模。这个规模相当于京东在2013年的销售目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易迅与京东之间的追赶和比拼,只是发展路径的相似以及静态销售数值的对照。事实上,电商B2C的生态基础、竞争环境,每一年都在发生重大的改变,这使得几家B2C电商巨头的竞争远远复杂得多。
天猫、京东、当当以及易迅等B2C电商巨头在野蛮发展之际,都努力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易迅,这个既顶着“富二代”光环,又不得不面对“后来者”弱势的公司,更为重要的是,寻找自身优势。
顾思斌告诉记者,“易迅希望从用户视角来看待易迅的发展,面向未来去设计运营的游戏规则,做传统零售模式的颠覆者。”
顾思斌认为,对于易迅来说,只要导入拍拍的商家和商品,一夜之间就可以做成全品类。但是,这并不是易迅最终的目标。因此,易迅将延续从重点品类和重点地域逐渐突破的打法,等做到更好体验后,再寻求扩充。
地域上,与当时京东强攻全国市场不同,易迅会选择重点区域突破。去年一年,易迅首先以深圳为核心的华南进行突破。今年第一季度,华南订单量同比2012年增长10倍,同期京东的华南地区仅增长2倍。
面对唯品会“闪购模式”受追捧,京东、当当纷纷跟进作为多元化业务补充的热潮,顾思斌亦表达了冷静的态度。“电子商务供应链优化的价值将长期存在,但是,我们将谨慎考虑。”顾思斌说道。
显然,在中国电商最后的冲刺年,易迅正努力在“快与慢”之间寻求平衡点,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但是,易迅是否真的能超越京东,依然需要时间检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