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下乡5年明天画上句号:标识产品已难觅
作为历时最长的家电补贴政策,本月31日,持续了5年的“家电下乡”将画上句号。不过,和以旧换新到期前掀起销售高潮相比,家电下乡的落幕却有点“冷”。
记者昨日从京城家电卖场了解到,由于政策持续时间较长,农村消费需求已经充分释放,消费者赶搭“末班车”的情况并没有出现。
在北京城区的家电卖场,标有“家电下乡”标识的产品已经难觅踪迹。“我们的下乡产品在廊坊、燕郊等郊区县的门店还有一些。”苏宁电器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对政策结束早有准备,从1月初开始,卖场和家电厂商开始把部分下乡产品“设计”进一些春节促销活动中,企业也早已不再生产下乡产品,因此,下乡产品的库存并不多。
大中电器的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表示,企业并没有针对政策到期进行特别的活动,“现在,来咨询家电下乡的消费者并不多。”
对此,有企业表示,由于政策效应已经减弱,加上企业提前转型,家电下乡政策的终结不会对销售造成过大影响。“家电下乡产品的销售在2011年达到了高峰,此后增速就放缓了。”一位白电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通过开拓国际市场,分散政策风险。
2007年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当起了家电产品的“超级促销员”,推出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消费促进政策。2007年12月起,家电下乡开始在山东、河南、四川及青岛三省一市试点。农民购买补贴范围内的家电产品,可以获得13%的财政补贴。从2009年2月开始,这一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目前,这些政策已经相继进入退出期。
■记者观察
销售奇迹之后 如何逆境生长
在过去的5年中,家电下乡政策创造了不少销售奇迹。
来源: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