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长虹信息化建设推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口碑家电网  2013/7/5 12:20:00
分享到:

【赛迪网讯】7月5日消息,世界近现代史其实是一部全球经济的工业化史。发达国家上世纪中后期先后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

长虹在国内是较早认识并开始企业信息化落地的企业。早在1985年,作为电子行业的领先企业,在管理上,长虹于这一年引进计算机,用于财务记账,开始进入电算化时代。此后在21世纪初的几年里,长虹信息化建设展现出了巨大的青春活力。长虹整合世界著名IT企业的产品,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CAD中心;利用CISCO公司的网络设备建成了连接六大生产厂区的千兆以太光纤骨干网络平台;引进了IBM的RS/6000服务器,建立了以SAP公司的ERP(企业资源计划)为主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覆盖全公司的OA(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系统,初步实现了办公信息传递无纸化……

时至今日,长虹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累计超过3亿元,形成了以ERP、PDM为核心的完整的制造业信息系统框架,涵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用管理、决策支持等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与海关、银行、供应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开展了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集成。

除此以外,长虹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沉淀出长虹自己的信息化建设思路与方法。长虹信息化建设坚持“四统一原则”: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尽可能统一核心信息系统平台,共享资源,用统一的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制度、流程和语言,体现长虹的核心管理价值观和管理基因,同时坚持信息化建设必须保持两个同步,一是与公司经营管理变革的同步,一是与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步。以上思路与方法以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形式体现并指导信息化建设。

长虹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思想是:以业务驱动为主线,对于每类业务所属的子系统,逐步形成整合的系统和良好的、统一的人机交互。长虹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框架包括:核心系统平台建设、信息支持系统、IT基础架构、IT管控体系四个方面,其中核心平台包含了6个业务系统平台的建设,加上信息支持系统,统称为“6+1平台”,这是长虹未来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也将是IT规划实施执行的关键点。

长虹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框架

目前,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长虹的信息化已经深深地嵌入公司整个核心业务,在战略决策、日常经营管理乃至现场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已和信息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在成本方面,长虹的实际成本差异率已经做到正负千分之三,逼近国际标杆企业的水平;在采购应付方面,几百亿元的采购,应付岗位员工不超过7个人;在仓库管理方面,长虹实现99.95%的库存准确率,库房的数据录入人员为零,在业务发生的同时,数据就进入系统;在销售方面,实现订单实时处理;在售后服务方面,以长虹多媒体公司为例,省级服务中心“三包费”降低10%,服务满意度从95%迅速提升到97%,用户投诉率降低30%;在运输效率方面,长虹物流干线运输及时到达率提高了24%。

事实上,自1999年起历经十余年的建设,长虹目前已是行业内信息化程度最深入、最系统的企业之一,信息化系统解决水平处于中国制造型企业的前列。

长虹接下来将继续加强营销管理、生产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供应商管理、PLM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六大核心业务平台提升和优化信息化建设。未来三年,长虹将重点进行基于模式创新和知识管理的营销信息化建设、基于运营效率提升的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基于经营决策效率提升的决策支持信息化建设。 

虹信软件助力长虹信息化建设

虹信软件全称为四川虹信软件有限公司,其前身为长虹集团信息管理中心,为顺应长虹集团“向服务转型”的战略应运而生。目前虹信已经成长为长虹旗下咨询服务产业群的旗舰企业,是长虹15年企业信息化和10年SAP系统应用及项目实施的见证者和执行者。

如今,已壮大至几百人的虹信,不仅要服务于长虹各子公司,更要面向全国市场提供IT服务。迄今,虹信软件已为包括泸州老窖、云天化、唐钢、绝味轩等在内的诸多企业提供过IT外包服务。通过虹信,大量不具备IT投资能力的中小企业可享受高水平的IT服务,并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实践,提高制造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现在,虹信已与60余家企业展开IT服务外包合作。2012年,虹信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大关,净利润达到1200万元。

虹信软件凭借十余年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形成了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信息化总体规划咨询和具体项目实施相结合、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开发与业界领先应用实施相结合的核心能力。公司业务范围涵盖IT规划与项目实施服务、应用系统集成、IT服务外包、IT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及运营等企业信息化的全部领域,虹信软件以先进的IT技术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客户提供从总体规划到IT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的全套信息化解决方案。

发布:文鑫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