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行业调研 >> 朝天门商户开网店 大多被困网中央

朝天门商户开网店 大多被困网中央

口碑家电网  2012/10/23 7:05:00
分享到:

朝天门商户开网店 大多被困网中央

  昨日,“网上朝天门”的工作人员在研究为朝天门商户推销产品的良策。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由于开网店的成本较低,今年以来,朝天门批发市场的商户“触网”步伐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0家经营户开设了网店。但由于缺乏精力、人手以及网络推广经验,许多商户的“触网”之路并不顺利。有专家建议,破解“触网”困局,可以通过建立“大联合”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聚合效应。

  “网店开了大半年,一件衣服都没卖出去。”10月21日,唐晓玲坐在朝天门批发市场自家不足20平米的小店里,一脸苦笑地告诉商报记者。

  唐晓玲的遭遇并非个案。

  随着网购的普及,实体店加网店的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朝天门商户接纳。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朝天门批发市场“触网”的经营户已超过200家,并呈增加趋势。而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精力、经验等多方面的限制,许多商户的“触网”之路并不顺利。

  对此,有专家建议,要破解朝天门众多商户“触网”困局,可以通过建立“大联合”的电子商务平台,统一宣传、运营、订单处理及物流配送等,以实现聚合效应。

  拓宽渠道

  大小商户纷纷试水电商

  “进价不断上涨,平均算下来,从年初到现在,一件衣服涨了超过20元。但售价不敢涨,涨了就没人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唐晓玲告诉商报记者。

  由于网上开店不需要租金,成本比较低,在看到许多朋友开网店之后,今年年初,唐晓玲也开了一家,希望能够补贴一下实体店。“平时忙实体店生意,空闲下来就利用手机管理一下网店。”她说。

  除了小商户,一些大的批发商也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在新重庆国际小商品批发交易中心经营小家电的宏厚贸易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该公司董事长代大见向商报记者表示,网购逐渐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去年下半年,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网购部,并聘请了多名专业网购管理和推广人员,主攻电子商务。

  商报记者从朝天门批发市场了解到,随着网购方式的普及,加上原料、人力等成本上涨导致服装等商品进价不断上涨,朝天门市场部分商户为应对上涨压力,开始试水网络,以拓宽销售渠道,试图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中分一杯羹。

  “今年以来,商户‘触网’的步伐明显加快。光是朝天门小商品批发商场,就已有近200家经营户试水网络销售。”朝天门小商品市场协会会长张世雄告诉商报记者,这大概占了小商品批发商场经营户总数的20%左右。

  商报记者采访中发现,成本较低是众多商户“触网”热情高涨的一大原因。

  “网上开店的成本还不到实体店成本的1/10。”朝天门市场商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商报记者。唐晓玲也向商报记者表示,实体店一年的房租要十多万元,而网店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网上朝天门”董事长任刚健向商报记者表示,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网购逐渐成为发展趋势,“朝天门批发市场作为批发商聚集地,经营户们开设网店不仅符合发展趋势,开拓网络渠道也能赢得更多顾客群体”。

  “触网”受阻

  多数商户难实现盈利

  网上开店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在试水网店的经营户中,大多数小商户的网店销售成绩并不理想,有的网店甚至开了大半年都没有成交一笔生意。

  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缺乏精力、人手以及网络推广经验,是朝天门“触网”商户面临的普遍困境。

  网店开店至今还没有做成一单生意的唐晓玲,对此深有感触。她告诉商报记者,一方面自己要忙着实体店的生意,没有时间照料网店,另一方面,她也不知道如何进行网店页面推广和宣传,知名度不高、人气低迷影响了网店的成交量。

  不仅小商户“触网”受困,一些有资金实力的大商户,其网上销售状况同样并不乐观。

  代大见向商报记者表示,虽然目前该公司的网店销售规模已达每月数十万元,但和实体店比起来,所占比例非常小。“另外,网店推广、网店人员工资等多方面开支,也使得网店的运营几乎无利可赚。”代大见说。

  张世雄也告诉商报记者,在朝天门小商品批发商场已经“触网”的近200家商户中,有不少都是今年新开的网店。但受刚刚起步、推广成效尚未显现等多种因素影响,有近一半的商户的网店经营状况不佳,除开各种开支,很难实现盈利。此外,对许多“触网”商户而言,线下实体店仍是主打,网络销售额和实体店比起来,所占比例微乎其微。

  上述困境也让一些有心想在网上开店的商户望而却步。

  在大正商场一楼,30岁出头的女店主王芬坦率地告诉商报记者:“我想过开网店,但每天来店里批发的人一拨又一拨,哪里还有时间去弄网店嘛。”

  欧思彤服装店的一名负责人则向商报记者表示:“开网店包括申请注册、管理、发货等很多环节,需要的人手比较多,流程也比较复杂,比较耗费精力,所以我们暂时还未考虑。”

  商报记者在朝天门市场采访时了解到,对于许多年龄在40岁以上的中年店主来说,对电脑知识的缺乏,成为他们“触网”的一大门槛。

  在圣名国际服装商城四楼,当商报记者问及是否有开网店的计划时,一位50岁上下的女店主很干脆地回答:“没有。我没有多少文化,搞不懂电脑是怎么回事。”

  对策

  建电商平台形成聚合效应

  对于资金、精力、人手有限的众多小商户而言,如何才能成功“触网”?

  “商户自建网购平台具备较高的门槛,包括拥有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推广经验等。”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网上朝天门”董事长任刚健认为,小商户一般单打独斗,没有多余的人力、物力经营网店或成立专门的网购部。

  “网上交易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任刚健分析,传统营销模式发展受时间、地域、交通等的影响较大,未来,朝天门想保住批发市场中心的聚合效应,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朝天门市场部分商家的单独网站、网店进行整合、归并,结束“遍地开花、毫无章法”的状态,打造一个电子商务平台。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重庆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彭小兵。他表示,朝天门小商户“触网”有三种渠道:一是借助已经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二是通过政府分管部门做前期推广活动,进行知名度、品牌等方面的推广;三通过协会组织之间的宣传推广,引导更多小商户参与网上交易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可以统一负责宣传推广、完善网店及后期运营、负责订单处理、物流配送等,对于众多试水网络的小商户来说,节省了打理网店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销售上。”彭小兵说。

  “发展电子商务平台,首先要让商家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和利润空间,建立一个稳定的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彭小兵说,网站仅是电子商务的第一步,还需要建立第三方支付系统和完善的物流支撑体系。

  “通过现代物流疏通‘经脉’,是朝天门市场的根本出路,也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中必不可少的配套系统。”任刚健也认为,像浙江的义乌、成都的荷花池、武汉的汉正街等市场,早已建立起了影响广泛的物流平台,朝天门批发市场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须与新型流通方式相结合,建立现代物流,帮助经营商家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事实上,朝天门市场已经在打造这样的电商平台。据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包括“重庆小商品网”、“网上朝天门”等在内的近10个网站上线运营。

  “我们协会也正在着手培养有网上开店想法的经营户、企业,慢慢引导他们参与电子商务,使现金现货交易逐渐转向订单、网上交易。”朝天门小商品市场协会会长张世雄告诉商报记者,未来,还将进一步打造重庆电子商务平台,助推小商户“触网”。

来源:重庆商报

标签
朝天门商户开网店 大多被困网中央
发布:文鑫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