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搏命上位 通过“输血”争当“老二”
[家电网HEA11月16日原创]在谈到“双十一”的电商促销布局,自然缺不了电商界的几位大佬,马云露面了并且天猫也赚得钵满盆溢;而另一位大佬刘强东却悄无声息,或许是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抛头露面的次数太多;也或许是屡次降价促销被人诟病,因此在这次购物狂欢节里京东商城也变得安静了许多。
笔者一直觉得向京东这样自主平台的电商在价格战方面没有丝毫优势可言,因为价格战的实际主动权掌握在天猫等开放平台的手中,价格受市场影响最大;京东商城希望在价格战中占据优势地位,那么在自身资金供应不雄厚的条件下,只有依靠外部输血。
依靠外部输血也有一定的条件,比方说上市募资,而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上市IPO难出很多,目前京东商城市值缩水,此轮估值比上轮缩水近四分之一。因此通过上市程序的可能性不大。
通过对过去京东商城融资的了解,笔者知道京东的几次融资都是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得到的。如果京东长期不盈利那么这些投资就存在坏账的可能。即便能够盈利,在资金链规模如此庞大的现实条件下,短期内弥补这些投资窟窿难度不可谓不大。
京东商城的模式一直是“输血扩张”的模式,而刘强东希望在未来一两年内自建物流仓库,所面临的资金缺口更大。因此在这种“融资—扩张—融资”这样的怪圈里,京东商城飞速发展却一直没有盈利。以牺牲利益来打击对手从而把自己拖进了泥潭;如今的京东商城就是在一潭泥淖里,虽然想爬上来,但是很多对手拽着脚腕不让京东上岸。最终使得京东面临这种困局。
如今刘强东准备走亚马逊的路线,不断地扩充品类,从3C数码到小家电、大家电,再到日用百货、食品饮料、图书音像,能变现的品类都搬到了京东商城上来。这样的想法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而在寄希望明年盈利的刘强东所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首先价格战是一场持久战,没有确立电商格局之前价格战会长久下去。目前电商行业的排序除了天猫是无可撼动的老大之外,其它电商的名次还没有确定。而供应商又不愿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希望在和天猫的谈判中占据主动肯定会寻找除天猫之外的第二卖家。
京东商城想要获得比较稳固的老二地位,就需要改变原先扩张的势头,转而做更全面的销售和更深入的服务。也就是说京东商城要摆脱单一融资的概念,增强自我的造血功能和产品流通速度。这样才能使京东商城有更好的前景和发展。
(家电网? HEA.CN)来源: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