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否决分拆方案内因:分拆IPO鲜有成功

索尼否决分拆方案内因:分拆IPO鲜有成功

口碑家电网  2013/8/9 17:12:00
分享到:

8月6日,索尼正式否决了大股东Third Point投资基金提出的分拆娱乐业务上市的方案。

8月6日,索尼正式否决了大股东Third Point投资基金提出的分拆娱乐业务上市的方案。

当索尼首席执行官正式拒绝基金经理Daniel S Loeb分拆索尼娱乐业务上市的建议时,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几组数字。

其中一个就是,这家已在公开市场交易的公司,当初作出分拆的决定到意识到后悔会有多长时间。

索尼CEO平井一夫周一在一封信件中阐述了拒绝接受分拆业务IPO的理由。他的很多论点都围绕着要保持索尼的整体性,以及使电子和娱乐业务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获益。

“索尼的娱乐业务是我们企业战略的关键,将是重要的增长动力,我郑重承诺,会保持它的成长性,改善它的盈利能力,并积极促使它与电子和其他服务性业务的融合协作。”平井一夫说。

建议人士向索尼表示,分拆IPO在日本企业当中极少有成功例子。在过去十年间,有37宗分拆IPO案例发生,但只有6家存活至今,银行分析人士告诉索尼的董事。

在这6家当中,像户外广告供应商Clear Channel,仍然在公开市场交易,因为它的母公司缺乏足够的资本将其私有化。

分拆出子公司,意味着筹集资金并公布其财务状况,以说服投资者相信现在的投资价值比以前更大。

但建议人士认为,分拆上市会带给母公司许多头疼的问题。首先,由于新的分拆上市公司拥有自己的董事会和对股东的责任,这会导致潜在的冲突。另外,分拆的股份往往在母公司间交易,这与原本独立出去的目的相悖。

对索尼来说最好的例子就是1998年新闻集团的分拆上市,这家传媒集团宣布计划在公开市场浮动19%将福克斯娱乐业务上市。7年后,新闻集团最终将其收回。

知名基金经理Mario Gabelli在2005年谈到默多克时曾指出,默多克促使新闻集团变成一个更加简单、对股东有利的美国公司形象。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时代华纳,分拆其子公司美国电视和有线电视18%的股权,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代华纳却将它们回购。

不过,索尼最终还是向Loeb作出了一定的让步,同意公布关于娱乐业务的更多财务信息。一位接近索尼的人士表示,此举实质上是缓和了分拆上市的诉求。

在本周一的一份声明中,Loeb所在的ThirdPoint基金表示,“尽管我们很失望,董事会拒绝了在这一时期将娱乐业务公开交易的提议,但是ThirdPoint对索尼表现出来的更大的透明度表示欢迎,这将促进索尼责任文化的形成。”

(家电网? HEA.CN)
发布:口碑家电网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