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碰撞:一场乐视TV引发的口水战

新旧碰撞:一场乐视TV引发的口水战

口碑家电网  2013/7/8 8:11:00
分享到:

  乐视超级电视日销1万台,乘着这股顺风,乐视网(300104)上周股价表现依旧强劲,上周五收于29元。

  上周,乐视网公布201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乐视网称,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11334.54万元~12241.3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35%,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067.63万元。

  有别于联想智能电视2012年的高价入市却销售低迷的表现,乐视超级电视首日开售场面火爆。乐视方面宣传称,7月3日中午12点,第一批1万台乐视的超级电视正式开放购买,仅49分钟,1万台现货即售罄。

  这直接刺激乐视网股价在当日盘中再创新高,复权后价格达到了33.14元。

  乐视网于中报预告中表示,“乐视TV·超级电视”产品正式发布,标志着乐视网已建成一套完整生态系统。

  上半年度公司对“乐视TV·超级电视”在研发、营销及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投入,产品从7月份开始正式投放市场,预计将在下半年度产生良好收益,对公司的整体营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鉴于电视产业链涉及企业、机构过多且复杂,业界对于乐视超级电视复制小米手机的模式多持怀疑态度。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指出,对于乐视的介入,传统彩电企业没有表现出害怕或是恐惧,反而显得格外热情,用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的话就是:“互联网企业的介入,这让电视从一个夕阳产业变成了一个朝阳产业。”

  乐视从营销的各个环节都是在复制小米在手机上的“超级硬件+直销”模式,而小米在2012年全年的出货量在720万台左右,这个销售数据足以让这家创业型公司获得40亿美元的估值。

  但实际上,小米720万台的数据还不及酷派的一半,这让传统彩电企业相信乐视对于市场的瓜分不会对其造成根本性动摇,反而带来消费、资本市场上的增量刺激。

  根据CMIC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智能电视渗透率为19.8%,而到了2013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已上升到31.2%。

  电视机与手机不同,由于三网融合的趋势,导致这个产业链涉及的企业、机构过多且复杂,而对于乐视这个电视行业新兵来说,自然没有传统家电企业游刃有余。

  更为重要的是,智能电视的硬件发育程度,还没有小米当时切入智能手机时如此成熟,人机交互等环节还没有完全打通,乐视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硬件生产经验的企业,是很难通过代工来彻底解决人机交互等高端硬件问题。在这个环节的博弈中,传统彩电企业由于具备自主研发能力将优于富士康为代表的代工厂。

  报道分析认为,传统彩电企业相信乐视将智能电视这个话题炒热,自己再通过硬件上的主导权来与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进行博弈,以软硬件全产业链协同分工合作的方式,在产业链上各司其职,将智能电视这个蛋糕做起来。

  但是,人机交互等高端硬件问题一旦形成标准化,那么传统彩电企业就将面临着成为一个单纯硬件供应商的角色,整个产业的主导权将交给那些具有内容优势的互联网企业。

  从传统彩电企业此前的表态看,硬件制造弱点、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短板、收费模式内容制约是各家集中反击的要领。

  不过,尽管传统彩电企业在过去的2年间积极推动智能电视的长足渗透,但效果并不理想,彩电行业的旧有势力版图也没有出现剧烈的震动和改观,传统巨头凭借着渠道的优势把控着中国电视市场的脉络。

发布:文鑫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