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行业暴利空间或达40%(附图)
闹心的空气污染,却使空气净化器企业内心激动,自2012年刮起的购买旋风至今尚未有平息的势头。然而让消费者心痛的除了空气外,还有净化器的价格。
许多消费者和行业人士质疑日系、欧美系企业动则3000多元、高则近万元的空气净化器存在价格暴利,记者采访了空气净化器销售人员,并证实了这一说法:超低的成本,经过包装卖出了高于空调和彩电的价钱,鉴于该类产品国标出台还需时日,消费者碍于自身健康被迫买单。
记者电话采访了某知名外资品牌空气净化器项目负责人,他表示,以韩系品牌为例,空气净化器产品利润空间达到45%-50%。虽然外资品牌声称部分机型原装进口,涉及到关税,但业内人士强调由于成本低廉,加上进口关税后,厂家出厂价依然不高。
上述某品牌空气净化器项目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台空气净化器最为核心的技术或者部件只有三块,一是过滤网,二是活性炭,三是臭氧发生器或者是净离子、负离子发生器,高端空气净化器的优势或者说卖点在于能控制臭氧、净离子、负离子产生的量,维持在对人体有益无害的范围之内。
“事实上,我们都可以在家自己做空气净化器,网上购买过滤网和活性炭,用鼓风机或者吹风机一吹,当然过于简陋让很多消费者感觉不可靠或者不够便捷,厂家也是看中了消费者的心态,因为不够了解,所以高价也是心甘情愿。”
出于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心态,许多消费者宁可多花几千元购买日系的大金、松下、夏普,以及欧美系的飞利浦等产品,对于2000元-3000元左右的国产品牌并不热衷。
媒体分析,外资品牌空气净化器价格高,一方面由于市场规模小,前期宣传投入大,另一方面由于核心技术、进口关税等情况拉高成本。而记者从空气净化器行业人士中得到了更多的解释:
首先,包括夏普在内的部分外资企业,黑电、白电处于亏损状态,而空气净化器品类是少数暴利产品,企业希望借助这一产品盈利的前提下输血其他部门;第二,国内日益严峻和备受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注定短期内难以治本,消费者只能选择治标的办法——购买空气净化器;再者,国产品牌在品牌知名度方面确实与外资品牌存在一定差距,而国内品牌曾经给消费者留下低价低质的印象根深蒂固。
责任编辑:李群
来源:eapa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