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的空气净化器 为何越用甲醛越多?(图)
近几年,随着雾霾天气的加重,空气净化器成了热销的家电产品。据统计,目前我国有200多家空气净化器生产企业,“除甲醛和PM2.5”,成为商家营销的噱头。专家认为,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最好的方法是通风,其次是种植一些能够吸收有毒气体的植物,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并非宣传的那样美好。
宣称的净化效果使用时很难达到
日前,记者从济南某大型家电商场看到,选购空气净化器的消费者很多。空气净化器的品牌很多,且价格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但宣称的作用却大同小异。“PM2.5、甲醛去除率99.9%”,“苯去除率98%”,“循环风量高达830m3/h”等广告语屡见不鲜。
记者走访了几家商场发现,目前,商家在向消费者介绍空气净化器的作用时,均极力宣传除甲醛、烟尘、粉尘,净化PM2.5,杀菌等功 能。但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与环境卫生监测评价所副所长隋少峰看来,净化器所宣传的净化效果一般是在较为苛刻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出的结果,实际使用 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宋广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甲醛等有害气体属于“化学污染”,而PM2.5等人体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物理污染”,两者去除原理并不相同,一台净化器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卖场试验方法不科学
在商场中,销售人员向记者展示了空气净化器功能。销售人员先是向内含净化器的密闭容器内注入浓烟,然后开启净化器。“红灯提示空气 质量很差,绿灯表示空气质量一般,蓝灯则是空气质量较好。”开启空气净化器后,容器内的浓烟渐渐除净,净化器的指示灯也由红转为绿,最后变成了蓝色。
然而,长期从事空气检测的隋少峰并不同意这种空气净化的检测方式。隋少峰介绍,在检测室内空气的质量时,特别是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时,需要关闭房间门窗,封闭12小时。进行采样时,如标准中要求一小时均值,则应进行最少45分钟的采样。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与环境卫生监测评价所所长孔凡玲认为,家庭中的甲醛来自于地毯、家具等板材,是一个不断释放的过程,不会因为净化器的使用而停止释放。“这就导致有的净化器实验检测除甲醛率很高,而在实地进行检测的效果却并不理想。”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