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狱中给国美开秘方 电商大战以拖应对
“某东,放过苏宁,打价格战找我!”在2013年“6·18”电商文案大战中,国美的这条挪用网络热门事件的微博极为出 彩,极具情商,让人意识到了国美的存在。而之前,大家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位曾经的霸主。 其实早在这一年的清明节,国美高级副总裁牟贵先便对外发表了《电商悼词》,指责电商们“年年亏损却还不知疲倦地挥舞价格的屠刀”。不久后,国美在线对外 证实,其CEO韩德鹏已经辞职,由牟贵先暂时接掌。阵前换将,必有大动作。系列的举措背后,透露出明显的“黄氏风格”。
没 错。国美近年来在行业竞争中日益被边缘化,扰乱了狱中黄光裕的“清修”。据传闻,对今日江湖上的电商大战,黄忧心忡忡。国美高管去看望他时,黄给出的 锦囊之计就一个字:“拖”。黄光裕高度重视后起之秀刘强东,指令国美保持现金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京东上市,企图拖垮京东,他觉得此事关乎国美生死。
真 是十年河东又河西啊。2004年10月,黄光裕以105亿的身价高居胡润百富榜榜首,一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年轻、草根、奋斗、财富……这些词汇汇集 到他身上,他一夜之间万人瞩目,成为十年前当之无愧的“Chinese Idol”(中国偶像)。当时,黄光裕的对手名单上,只有张大中、陈晓、张近东、张继升等人,根本没有刘强东。
随后的两三年时间内,他 开动并购战车、按图索骥,将这些对手的公司几乎全部收归囊中。如今,在狱中回首,他应叹惜当时犯下的三个错误:一、将陈晓收归自己阵营;二、将张近东留在 了阵营外;三、忽略了刘强东的存在——就在黄光裕风光无限的2004年,刘强东创建的京东正在他眼皮之下孕育,正式从实体店经营转为做电子商务。
我 是最早报道黄光裕家庭背景和发家历史的财经记者,消息主要来源于黄光裕二妹黄秀虹及其他一些知情人士。在北京霄云路鹏润大厦某层的北京国美总经理办公 室内,质朴的黄秀虹通过两次长谈,向我透露了黄家兄弟在潮汕地区穷乡僻壤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以及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仍然清晰地记得,她背后的墙壁上 挂着一幅书法:“仁者无敌”。这源于他们家族历代对天主教的信仰。
报道文章出来后,黄秀虹打电话埋怨我:“你怎么全写出来了?二哥(黄光裕)责怪我不该将家里的事都对外人说出来。”她可能忘记了我是一名记者。深入地挖掘与真实的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也为曾经倾听并受之感动的我带来一丝愧疚。
几个月后,因为当时所在某家杂志举办的活动,我有机会在贵宾休息室采访了风头正盛的黄光裕。当时35岁的这位首富先生,显得年轻、自信、机智、爽朗。原定只有半个小时采访时间,他认为这已经足以应付一名小小记者了,估计这也是他的烟瘾和括约肌能忍受的正常范围。
但 采访进行到10分钟左右时,黄光裕突然停顿下来认真地看着我说:“你就是那名采访我妹妹的记者啊!”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他从身上掏出香烟,用带 着潮汕口音的普通话礼貌地问道:“我可以抽根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不忘转身向在旁边摄影的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嗨!哥们,来一根吗?”
抽 烟是为了重新梳理头绪,并准备认真地面对我抛过来的问题。后面的采访果然很顺利,他几乎有问必答。记得当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你平时上网搜索黄光裕三 个字吗?让你最生气的报道是什么?”他回答说经常搜索,最在意的是别人说他统治下的国美是“黑社会似的企业文化”。他笑着打趣道:“你要写就写出有水平的 报道来,别像有些记者绕来绕去,将真理绕成歪理。”
来源:it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