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企业骗补贴“做手脚”是诚信缺失

评论:企业骗补贴“做手脚”是诚信缺失

口碑家电网  2013/6/25 9:04:00
分享到:

审计署6月21日公布对5044个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审计结果。结果显示,格力等多家家电企业利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项目,违规骗取财政补贴资金9000多万元。

2011年到2012年,国家共安排了62.82亿元对节能家电产品进行补贴。涉及电视、冰箱、洗衣机等,这本是一件惠及生产企业、销售商家、消费者的利国利民大好事情而被家电企业挖空心思“做手脚”骗补国家节能补贴,虚报产品销售数量、申报不实材料,家电企业为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可谓费尽心思、煞费苦心。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补贴政策存在漏洞企业“做手脚”。一些家电企业一般根据各地经销商上报的节能产品销售数量来统计总体销售数量。国家节能补贴没有专 门的监督管理机构,使供货、销售渠道缺乏应有的管理,致使统计渠道、口径存在监管漏洞,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没有人彻查追究,为套取节能补贴提供可乘之机, 使企业一味寻找政策空子,试图以不劳而获的方式获得更多补贴资金。厂商也就授意在销售数据上“做手脚”,采取把货压在经销商的仓库里并虚增销量手段,生产 企业也虚报销量多领补贴,套取更多补贴,

能效造假浑水摸鱼企业骗补贴。虚增销量只是家电企业骗补手段之一,更加恶劣的是,有些家电企业通过对产品能效造假,使得本不属于补 贴范围的高能耗家电产品“混入”补贴名单,这些家电企业自然敢于铤而走险,不惜以违法违规方式,硬生生地把旨在助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推动家电产品更新换 代,推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政策,念成了一部违规造假套取财政资金的歪经。一些地方在能效监管过程中流于形式、走过场,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 眼,对问题企业处罚过轻,甚至不予处罚,这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企业造假骗补的风气。

家电企业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国家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政策初衷,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监管和约束机制,并在每一个 环节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对违规骗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企业把精力和心思放在高效节能产品技术研发 和市场推广上,放在推动节能技术进步上,踏踏实实地搞研发、抓管理、促生产,不断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实现依靠科技驱动来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让政策的“红利”、改革的“红利”真正惠及企业、民众。

发布:文鑫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相关阅读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