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清启:彩电产业的高边疆根本不是电视机
当全球彩电企业集中全力致力于电视的智能化时,名不见经传的乐视推出的超级电视令其猝不及防,业界对乐视模式的探讨与质疑交织在一起,为什么乐视模式受到如此的关注?这一模式到底会给彩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经济参考报》采访了帕勒咨询资深董事罗清启先生。
乐视动了传统彩电企业奶酪
《经济参考报》:现在彩电企业都在推智能电视,但为什么却没有乐视的超级电视夺人眼球?
罗清启: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智能电视只是穿了智能的外衣,其本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因为这些产品主要实现了操控上的智能化,比如增加语音、手势控制等,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他消费的不是电视机,也不是智能操作,而是更丰富的电视内容,而且这些内容需要以更方便、更低成本、更准确的方式投送给消费者。如果内容不能实现智能化,所谓的电视智能化都是徒有其名。
目前的电视节目像公交车一样是按照线性时间发送,用户只能在特定时间选择特定的节目,而未来的电视将变得更加个性化,不同的频道仍然放送节目,但运营商却会提供节目数据库,也就是云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从数据库中选择节目,或者运营商根据用户的喜爱自动推送节目。从国内来看,乐视推出的超级电视正是这一模式的探索者,其吸引眼球的不是其产品低价,而是其运营模式与传统彩电企业完全不同,既引起了关注,也招致了非议,实质上是动了包括传统彩电企业等利益攸关方的奶酪。
未来产业高边疆是信息份额
《经济参考报》:从市场反应来看,乐视推出的超级电视的价格仅为行业平均价格的一半,为什么该企业会把电视价格定得这么低?
罗清启:如果站在彩电企业的角度,像超级电视这样的低价产品是饮鸩止渴,但是站在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类似超级电视这样的产品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在传统时代,全球彩电企业是基于面板资源争夺硬件的覆盖份额,而在网络时代,企业争夺重点不是硬件,而是信息份额。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