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监管问题多 能效虚标是“标虚”
日前,被大家所关注的“松下LG等家电虚标能效”事件,是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据报道,在对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等产品质量抽查结果中,最主要不合格项目之一就是能效等级。事实上,我国能效标识管理办法从2005年实施起便乱象丛生,尤其是白电和小家电产品,能效虚标现象突出。
●家电能效虚标 屡见不鲜
作为家电媒体,我们在检测家电的能耗时,往往会发现,很多家电产品的实际能耗与其能效标识上所标注的耗电量并不相符,不是大大超标就是远不止它所标注的耗电量。
产品能效标识
以一款空调为例,我们从能效标识上能清晰看见,上面明确的标注,空调制冷耗电量545KW.h,并在下面明确标注:按照全年制冷运行1136小时计算。
也就是说,这款空调制冷运行1136小时,要耗费545KWh,按照厂商官方给出的数据,545÷1136所得到的0.479,就是这款空调的在每一小时内的耗电量。可我们在室外25.3℃,室内24.2℃的情况下,开启制冷,设定16℃,空调运转一小时以后所测得耗电量为0.8408kwh,远远超出了其所标的耗电量。
这并不是个例,拿另外一款空调来说,其标注的,空调制冷耗电量525KW.h。按照厂商官方给出的数据,525÷1136所得到的0.462,就是这款空调的在每一小时内的耗电量。在室外35℃,室内31.5℃的情况下,开启制冷,设定20℃,空调运转一小时以后所测得耗电量为0.774kwh,依旧远远超出了其官方声称的耗电量。
耗电实测
其实,卖场上很多空调产品在实际使用时的耗电量都大大的超出其厂商所标注的能耗,可纵观家电卖场,却无人监管这一现象,并且家电厂商不但没有收敛,更是过分的宣传自己的所谓的节能效果,这不但涉及到品牌能效虚标的问题,更体现了一个家电品牌是否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