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骗补后 多家企业纷来澄清配合整改
多家知名企业涉及骗补事件
审计署公告称节能环保类“三款科目”有348个项目单位挤占挪用、虚报冒领三个款级科目资金16.17亿元,占审计资金额的2.6%。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方式,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格兰仕日用电器有限公司、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分别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2157.76万元、1830.88万元、1779.4万元、118.3万元。
四川长虹空调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981.78万元,扬子空调通过不实申报材料,违规获得补贴37.72万元,陕西长岭冰箱通过虚报电冰箱推广申报资料,骗取中央财政五大类节能家电推广补贴资金2093万元。
企业称不是骗补仅是违规
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称,这不叫“骗补”,而是“多报”,对企业来说,是“无心之失”,很多数据是经销商一层层报上来的,但在销量大、经销商队伍庞杂情况下,企业在监督过程中难免出现疏漏。“接下来我们会配合审计署整改,同时也在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查漏补缺。”上述负责人称,“对于多报的部分我们就不会再去向国家财政领这部分补贴。”
美的和格兰仕公关负责人也表示,正积极配合整改,目前还没有最终结果。长虹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也表示,审计署公告中有“套取”“违规”“骗取”等多种说法,定性不同,目前还很难评判最终结果,但长虹会积极配合整改,也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
“骗补”是企业主动做这件事情,若主动做,不可能通过“多报”的方式,可以通过修改能效等级,比如三级能效改成二级能效的方式实现。目前审计署通报的情况,很可能是经销商在上报数据中做手脚,企业在监管上出现问题。所以每一方的责任都是不可推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