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电视陷价格战 行业探索盈利模式
互联网电视的投入包括硬件、内容、平台、软件、应用整合、市场推广等,像乐视、小米这样,独自负责整个产业链的情况,几乎没有赚钱的可能,即使有也不足以支撑企业的良性发展。
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受到质疑。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领域的定价战略是有问题的,一方面宣传高配置,一方面宣传便宜,这种产品很难有。如果有的话,企业肯定是亏损的。低价方式冲市场、冲销量,从目前来看,在传统电视的强力竞争下,这种模式并不成功。除此之外,电视厂商与互联网内容方的合作也被称为“同床异梦”。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指出,由于国内互联网服务、内容及目前带宽等问题,在互联网电视第一阶段,只有硬件设备生产商能够盈利。
内容、应用与硬件相融合的盈利模式,整个行业都在探索。内容收费是企业看好的盈利来源之一。
然而,收费模式至少短期内难以实施。目前来看,无论从消费者习惯、人均收入还是版权保护方面,我国消费者都还没有养成付费消费的习惯。
而以客户量为基础的广告收入,也难以短期形成规模。从广告收入来看,互联网电视一要面对传统电视相对固定的广告投放竞争,二要面临同行对客户量的抢食,广告收入至少短期内不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