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企业跨行经营莫重蹈家电覆辙
(口碑家电网-2014-08-07)
2014年上半,一大批太阳能企业在终端市场推出了空气能、净水器等产品。太阳界智库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单品生产多种经营”,即工厂里生产太阳能产品,但专卖店里经营着太阳能、空气能、净水器等多种产品,除太阳能是自主生产的外,其它大多是代工产品。
(一)“单品生产多种经营”现象的特点
太阳能企业多种经营活动突出三大特点。
特点一:大企业带头行动。太阳能企业多种经营活动现象的出现,大企业们在当中起到了带头作用。四季沐歌、太阳雨在2014年经销商年会上推出了“大光热”战略,这一战略涵盖了太阳能、空气能、净水器、厨卫等产品。而桑乐、力诺瑞特等企业在此之前也已经开始推出了空气能产品,并筹备净水器项目。清华阳光则整合其集团内部资源也推出了以“阳光·空气·水”为主题的经营模式。3月初,对空气能行业曝完潜后,皇明也悄然进军空气能行业。
特点二:产品选择的关联性大。在多种经营活动中,大多数企业选择了与太阳能产品关联度较大的产品,空气能和净水器成为主选。因为它们的渠道与营销方式和太阳能热水器非常相似。在太阳能终端零售下滑的形势下,这些非太阳能产品成为了渠道的补充产品,以此增加代理商的营业额。
特点三:雷声大雨点小。年初借经销年会时机,很多太阳能企业宣布了多种经营计划。但据笔者了解,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90%的企业有想法,没行动。有行动的企业,结果也不是很理想。
在经销商代理层面,虽然大部分经销商有增加新品类的意向,但有的缺少实际行动,犹豫不决,有的则不一定选择太阳能企业提供的产品,而是更愿意与专业的净水器、空气能、厨卫企业合作。
在市场推广层面,空气能应用受地域影响较大,市场集中于南方,而太阳能企业的市场主要集中于中部和北方,在推广过程中并不顺利,净水器行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也尚未在全国市场得到发展,所以太阳能企业经营净水器也并不理想,终端铺货极少。
(二)多种经营争议大
企业多种经营争议较大,基本上有三种声音。
一种声音认为,这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连大企业们都不约而同的参与到多种经营活动中来,释放出来的信号是行业走到尽头了,让本来因行业处于低迷期而焦虑的行业从业者,尤其是经销商对行业和市场信心指数降的更低。
也有声音认为,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采取多种经营的方式以此度过难关也是一种权宜之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维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维护经销商不流失。
而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当局者迷,当太阳能企业认为太阳能行业不好做而其他行业大有前途时,敦不知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其他行业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进入其他行业只不过是从一个战场换到了另一个战场而已。
(三)跨行经营能否功成名就
目前太阳能企业掀起的进军空气能和净水器行业热潮,此情些景与十年前华帝、熊猫、海尔、澳珂玛、阿里斯顿、美菱、扬子、荣事达、新飞等一大批家电企业大举进军太阳能行业的景象何等相似。
十年前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恰如现在的空气能、净水器行业大发展阶段,以海尔、澳珂玛、美菱为代表的家电企业,看到了太阳能热水器广泛的市场前景,便纷纷入行,欲借其强大的品牌力、庞大的销售网络和强势的市场推广在太阳能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分一块大蛋糕。
遥想当年,这些家电巨头们进军太阳能时是何等的雄心壮志,又是何等的野心勃勃。看今朝,除海尔、澳珂玛、荣事达等少数企业在太阳能行业里尚有较大声音外,大多数企业要么举步为艰,要么早已铩羽而归。我的同事,太阳界智库负责人程洪智早在2005年就此写过一篇《家电企业进军太阳能多使英雄泪沾襟》的分析文章,全面地针针见血地分析了为什么在家电行业纵横捭阖的巨头们在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却无计可施的原因。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议推行多种经营战略的太阳能企业重温一下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