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给汽车加油,终于可以不用刷卡、到收费处缴费了,”来自美国的一位捷豹车主这么说,“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挺方便的,因为你总会有些时候忘了带信用卡,如果正好碰上车子没油,确实有点尴尬”。近日,捷豹路虎和壳牌共同支持车内移动支付的消息引爆了网络,车主们纷纷对于这种智能功能表示支持,认为通过车载系统进行支付的确方便了他们;不过,也有另外一种认为其“鸡肋”的声音出现,这些评论称,虽然可以坐在车内完成付款流程,但是仍需要车主下车自行加油完毕,这并不能算是智能,最多是顺序的简化。
两种不同的声音,实际上暗示了目前智能汽车的发展现状。在谈论车内支付功能是否真能称作是汽车向更智能化迈出的另一步之前,如何的汽车才可被称为智能汽车,人们到底需要智能汽车来为他们做些什么,这些基础问题首先需要被明确化。
无论智能汽车看上去、听起来功能多么强大,甚至可以比肩《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与擎天柱,但归根到底,其面向的群体都是消费者。从消费角度来看,具备何种特性的智能汽车才能被市场接受?
1. 安全性能是否有保障?
在人们讨论汽车的智能化以前,要再次确认,智能汽车它首先要是一辆运行良好的汽车,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运输设备,因此,智能汽车的安全性能,才是车主最为关心的一点。
相比传统汽车,智能汽车在操作系统上进步是其一大亮点: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即便对于“老司机”而言,也是具有存在意义的。据HEA了解,平日发生的交通事故,有93%是因为人为操作不当而引起的,鉴于这种情况,有专家认为,自动驾驶能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搭载了智能化操作系统的智能汽车,以摄像头、传感器、雷达作为具体信息输入设备,让车主在驾驶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周边环境;同时自动驾驶系统还能根据目前路况,提出相应的驾驶建议;在车主个人健康情况突变之际,智能汽车还可以承担部分驾驶责任,降低行车危险。自动检测功能对于行车安全而言也十分重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果刹车、零部件等各个环节突然出现问题,智能汽车可否及时排查检测,并告知车主,在问题并不严重的情况下,提供维修意见与具体步骤,若车主无法自行解决,强制停止汽车运行并及时联系专业人员到场维修,这些举措无疑都可提升行车安全。
2.经济性可否得到提升?
当前任何产品每当要与“智能化”联系起来,更加节能、更加经济,是必备特征。汽车运行自然离不开燃料动力,而将智能汽车简单粗暴地定义为以电、氢气等新能源为主要动力来源的新能源汽车,未免有些片面。虽然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方面的提升是智能汽车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目前燃油为主的市场上,若智能汽车裹足不前将目光限制在新能源上,也许会失掉发展先机。
提升燃油利用效率,提升发动机性能,智能汽车相比之前是否更加省油、能加节能,每单位加仑燃油能否支持智能汽车“走得更远”,增加运行里程?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的续航能力是否有所提升、相对应的电池价格是否有所下降、充电设备是否更加完善,这些同样是提升智能汽车经济性的重要方式。
3.便利性、娱乐性能否增强?
好比现在的智能电视,无论在功能性亦或者是娱乐性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未来的智能汽车,是否可以将人们的客厅搬到车内?就像捷豹此次推出的车内支付系统,即便该功能存在质疑的声音,但仍可以被看做是在汽车便利程度方面做出的努力与尝试。巨大的挡风玻璃可被用作是抬头显示器,导航、行车路线均可以在上面显示,相比当下传统的GPS需要车主侧着头来接受路线指引,HUD(Head UP Display)的运用可以说是较好方便了车主。
因为智能汽车需要与智能操作系统相配合,降低驾驶员亲自驾驶的程度,在运行过程中,智能汽车是否可以看做是一家移动影院,人们可以在里面看电视,看电影?路程时间宝贵,智能汽车可以看做是商业人士的移动办公室、学生党的流动课堂吗?而对于他们而言,因为每天的行车路线较为固定,智能汽车的记忆功能可否发挥作用,自动根据路线记忆来驾驶呢?
然而,无论上述三大特性在未来将有何发展,作为消费品的智能汽车与其相关联的任何技术,最终都需要落到实地。
责任编辑:维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