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行业调研 >> 面板反垄断过度看重经济利益得不偿失

面板反垄断过度看重经济利益得不偿失

口碑家电网  2013/1/15 14:15:23
分享到:

    (口碑家电网-2013-1-15) 因合谋操纵液晶面板价格,韩国三星、LG6家境外企业被中国国家发改委处罚。

  一方面,首次对境外企业实施价格垄断处罚,标志着我国反垄断域外管辖制度实施迈出了一大步,因而广受好评;但另一方面,又因罚款金额低于其他国家而招致一些不满。

  确实,在此次液晶面板价格操纵案中,涉案违规企业被责令退还、没收和罚款的总金额为3.53亿元,虽然已经是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对价格违法行为开出的最大罚单,但明显低于美、欧、韩对同一案件的罚款额:美国罚款约合人民币76.42亿元;欧盟罚款约合人民币53.12亿元;韩国罚款约合人民币11.39亿元。

  之所以出现如此差异,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已经作了明确解释,那是因为本案价格违法行为发生在2001年至2006年,当时我国《反垄断法》尚未颁布施行,法律不溯及既往,而且在新旧法间从旧兼从轻,所以按照《价格法》对此案定性处罚。美国、欧盟依据反垄断法罚款的基数是涉案企业销售额,我国依据《价格法》罚款的基数是这些企业的违法所得,基数相差甚远;再加上这些企业都因有自首情节而获得从轻处罚,最终罚款数额也就较少了。

  既然上述低于国外的罚款额有法可依,尽管我们坚决主张违法必究,但中国反垄断法的目标绝不是把某一家或几家企业、一个行业“整死”,而是树立正常的市场秩序,罚款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不应主张实施超出法律规定的惩罚。即使实践结果证明:惩处偏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也只会在履行法定程序修订法规之后再按照新法规执行。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中国市场运行成本上升已经是不可变更的大趋势,软环境正日益成为我们建设商业环境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而法律可预期就是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更为关键的是,美欧反垄断案的天文数字罚款往往是以涉案违规企业的全球销售额为基数,因此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其他国家的掠夺,尤其是构成了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掠夺。反垄断法制定和实施的门槛较高,发展中国家反垄断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均显著滞后于发达国家,由此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反垄断法域外管辖制度的发展中陷入不利局面。

  换言之,国际垄断企业从发展中国家掠夺的垄断收益更高。但在反垄断实践中,多年来查处跨国垄断并收取罚款的却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

  20世纪90年代,全球共发现了39起核心卡特尔案件(卡特尔,是指任何产品的生产者联合起来,控制其生产、销售、价格以及在任何特定的行业或者商品中获取独占的一种联合),涉及31个国家,包括8个发展中国家,但这些案件基本上全部由美欧查处并收取罚款,涉案发展中国家虽然受损严重,但除了巴西之外没有任何反垄断行动。

  发达国家反垄断机构在对这些跨国巨头确定罚金额度时,也是以其全球收入为基础计算的,这无异于任由少数发达国家擅行“私刑”,将本应归发展中国家所有的赔偿据为己有,进一步加剧国际收入失衡。这种不公平的做法是中国所不可取的,也注定会遭到越来越强烈的反对。在这一点上,就反垄断法公平性而言,中国优于欧美商业环境。

  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盲目将别国的天文数字罚款当作榜样呢?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标签
液晶面板
三星
LG
发布:星雅   作者:新闻中心
分享到:
喜欢人数(0)
下一页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整合营销 |联系方式 |法律声明 |站点地图|口碑家电网 |家电派社区

商务合作:010-85865106-8003 频道合作:QQ:1476374124 编辑邮箱:edit@eapad.cn

Copyright© 2009-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口碑家电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1579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1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