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美的两大空调巨头“互撕”
广州近日雨天“速冻”,让能除湿、制热的空调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空调两大巨头格力和美的也没闲着——日前,格力员工“陈进1982”在微博上对美的曾获得的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行实名举报。两天后,名为“工程师李猛”的美的员工也实名举报格力2011年所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假。一场名为“学术打假”的“互撕”,令消费者大跌眼镜。二者到底谁真谁假,有待主管机构调查。不过,双方互掐对方的技术核心,则令消费者醒悟,原来技术背后有“隐私”。事实上,消费者的不信任,已不单针对格力、美的,而是漫延整个空调行业。
两大空调巨头“隐私”被揭
美的:执行标准不合法 节能数据存疑
“陈进1982”在实名举报中表示,美的获奖的项目“耗电量依据企业标准《QMK-J82.521-2012变频空调器电量测试评价方法(国内产品)》(以下简称QMK-J82.521标准)测试所得。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要求,QMK-J82.521标准有两项不符合”。其一,作为企业标准的QMK-J82.521标准并未备案;其二,该标准节能测试工况条件(试验工况室外环境27摄氏度,室内环境30摄氏度)与国家强制性能效标准GB 21455-2013《转速可控性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以及产品标准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相冲突。
GB/T7725-2004选定两组室内/室外温度(27/35度、27/29度)作为试验工况进行测试,加权计算出制冷季节能效比及耗电量数据。而QMK-J82.521标准仅按照一组室内/室外(27/30摄氏度)工况条件进行测试,只计算耗电量,不计算能效比。
“因此,美的该奖的主要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等级空调器相比,耗电量减少65.1%’的数据,不可信。”陈进认为,由此可判断美的学术造假。
格力:1Hz时空调运行不产生制冷量
记者截稿时止,“工程师李猛”只发过一条举报格力的微博。其表示,格力空调机型运行在1Hz时,压缩机提供的压力,无法克服气缸中的泄漏以及制冷系统的管路、冷凝器、节流机构、蒸发器和四通阀等的阻力,无法让空调器的冷媒流动起来,也没有制冷量。
另外,格力的1Hz是在室内20~21摄氏度、室外23摄氏度工况下测试的,所制定的工况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根据GB21445-2008标准,制冷最低的发生温度是24摄氏度,即当气温大于等于24摄氏度时,才有制冷需求。GB/T7725-2004标准亦是如此要求。因此,1Hz测试工况不符合要求,也不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同时,举报函中还称,格力获奖项目机型的SEER(季节能效比)达到7.41,而中国能效标识网公布的数据格力能效比最高的机型为7.30,二者不符。而以项目机型销售700多万套每年节点39.44亿度计算,每台空调的耗电量约为563度。此数据与GB21445-2008标准当时入门级空调(SEER为3.0)制冷季节耗电量519度-(SEER为7.41)空调耗电量210度的数值不符。
“1Hz时空调运行没有任何制冷量,SEER值存在数据造假。”“工程师李猛”说。
“价格战”的对掐
价格PK、销售渠道员工“大打出手”、网上“嘴仗”……格力与美的这对“冤家”,自从成为空调行业的老大和老二之后,撕扯就从未消停过。相比价格战伤元气,此次双方的“互撕”终于转向技术层面,也有了“含金量”——直指对方的核心科技——格力质疑的是美的“一晚一度电”的技术,美的质疑的则是格力“一赫兹”技术。
1月20日,珠海格力电器标准管理部人士陈进,在其微博发出的实名举报函称,由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房间空气调节器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所执行企业标准不符合国家标准化法规的要求,其主要创新点“……与国内外同等级空调器相比,耗电量减少65.1%……”效果不可信,希望国家撤销其在2014年获得的国家科学奖进步二等奖。
22日,自称是空调专业工程师的美的员工“工程师李猛”,同样在微博上实名举报,格力在《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项目中多处关键数据及创新内容存在严重造假现象,称“项目中的1Hz技术无制冷效果,项目机型SEER数据虚假,建议撤销其奖项以维护奖项权威性”。
广州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格力举报美的为“个人行为”,但公司支持。而美的则没有回答这一行为是否属于公司行为。
回应:美的“淡定” 格力“激烈”
“美的空调相关奖项申报材料真实、合规,涉及到企业标准方面的信息,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国家标准《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执行,如有技术性争议,请以组织机构的专业意见为准。”1月27日,美的空调相关人士接受采访时称,公示期间无任何投诉,但公示期后评奖机构两次通知美的空调有奖项异议投诉,美的空调均严格按照评奖程序对被投诉问题组织材料进行正式答复。此后,包括“工程师李猛”在内,美的再无回应。
不过,“女强人”董明珠接受采访时则言辞激烈。她说,“美的连格力的1Hz技术是什么都没搞懂。”她解释,空调运行到设定温度后会停机,温度回升后再开启需要耗费两度以上的电,因此反复启、停很费电,而格力1Hz技术能使空调达到设定温度后以最低1Hz的频率运行不停机。就如同汽车以怠速状态运行不熄火,降低了重复启停的能耗。此外,还能以±0.5度的幅度控温。“这是典型的美的做法。”董明珠认为,美的反举报格力,“没有担当,对国家不负责任。”“这不算企业跟企业之间竞争的问题,要看科学依据。如果你是科学的,我举报要受到法律制裁。”她透露,在美的奖项公示时,一直在举报,不仅格力员工,格力公司也已经向科技部举报。另据了解,格力法务部也已正式向法院对“工程师李猛”提起诉讼。
不过,有分析认为,此次爆发的“学术造假”对掐风波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关,过去一年,价格战未能有效拉动消费,包括格力、美的等空调厂商的库存压力不低。
记者手记:巨头“互撕” 赶紧给个说法
格力率先向美的发起“攻势”,按格力的说法是“一直在举报”,而美的反举报5年前的项目是“混淆视听”。美的则紧守国家科技奖组织机构的“认定”。双方过于专业化的表述,绝大部分消费者根本搞不明白。对此,有人认为事件最后会不了了之。
不过,记者不敢苟同。将此次“互撕”仅仅视为两家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有和稀泥之嫌。相互举报,必然有竞争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科学证据,到底谁对谁错?科技,比较容易定量和定性。怕的是有人故意搅浑水,让真正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受伤,让“学术造假”者逃之夭夭。如此,受害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整个空调行业,大而化之则是“中国制造”的未来。
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因为要过年了,就“装聋作哑”,应该迅速动起来,组织中立专家、机构,认真核查双方举报的核心内容,给消费者一个说法,还空调市场一个健康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