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家院发布首批IEC冰箱保鲜新标认证名单,除了海尔冰箱,还有谁?
买冰箱时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不是价格,不是容量,而是永远搞不清楚的“保鲜性能”。各品牌都在宣传自己的保鲜技术有多厉害,但消费者买回家后才发现,所谓的“七天鲜”可能三天就蔫了。这种“概念混战”的行业乱象,终于被一份新标准终结了。
7月10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联合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颁发了首批“冰箱国际保鲜标准认证”。而这份名单却很简短:仅有海尔和悦、博观、麦浪系列以及卡萨帝鉴赏家、致境系列产品通过测试。“独家”名单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海尔的技术实力,更是一个行业从混沌走向标准化的关键转折。
从“凭感觉”到“看数据”:冰箱国际保鲜标准打破概念混战
以前,判断冰箱保鲜好不好,大多要靠销售介绍或者凭感觉,而新标准认证的核心在于用两个直观指标为保鲜能力定调。即食材失重率(≤10g/24h)和总凝露得分(≤5分)。前者测量食材24小时水分流失重量,数值越低说明营养留存能力越强;后者评估冰箱抽屉内“凝露”程度,分数越低代表食材越不易沤烂。
这种量化方式如同为保鲜性能装上了精准的“体重秤”,让大家终于能够用具体数字比较不同产品的真实保鲜效果。以首批达标的海尔和悦冰箱、博观冰箱为例,经实验测评,24h食材失重率几乎零流失,总凝露得分也远优于标准要求。保鲜效果清晰丈量,一目了然。
实际上,冰箱做到“保湿不凝露”并不容易。传统冰箱长期面临两难困境:冷风循环会带走食材中的水分,湿度过低会使食材脱水、失去鲜度;但湿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大,冷藏抽屉内部易凝露,极易沤烂食材。
而海尔冰箱研发的阻氧干湿分储科技,巧妙解开了这个“湿度悖论”。研发团队历经三年研究,原创出一层薄膜——HCS生态膜,这张膜就如同人体的呼吸系统,能够实现内部湿度自动调节,当果蔬空间内湿度较高时,膜的结构会张开,释放多余的水分,防止凝露的产生;而当湿度较低时,膜会自动收缩,防止水分流失。这样一来,湿区不仅能稳定在最适宜的90%左右湿度,还有效避免了凝露,让果蔬存7天也能新鲜堪比第一天。
从“中国提案”到“世界标准”:十年一剑改写全球冰箱业规则
首批认证名单的背后,藏着一个更值得骄傲的故事:这是中国企业从“国际标准追随者” 到“制定者”的十年破局。2014年,海尔冰箱在东京首次代表中国提出保鲜标准提案,虽未通过但已埋下火种;2015年,海尔冰箱在明斯克推动成立IEC冰箱保鲜工作组并担任主席,实现从参与者到主导者的跃迁;2024年年底最新的IEC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发布,并于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这是首个由中国品牌主导制定的冰箱业国际标准,也是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19年来第一个冰箱保鲜标准,填补了全球冰箱业在具体保鲜效果判断上的空白。
目前,IEC冰箱保鲜国际标准已被全球30多个国家采用,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一方面,它终结了保鲜性能“各说各话”的乱象;另一方面,严苛的认证要求倒逼企业技术创新。
对消费者而言,这场变革最实在的价值是:选购冰箱时终于可以“用数据说话”。保鲜从抽象概念变得可以量化,人们可以确切知道,买回家的冰箱能让食材新鲜到什么程度,不再受困于各种飘渺的概念。
下次选购冰箱时,不妨问一句:“你们的失重率是多少?总凝露打几分”?这个简单的问题,代表着消费理性的觉醒,也预示着行业新时代的来临——真实价值终将战胜概念泡沫,而最终受益的,是每个追求品质生活的用户。
责任编辑:王国伟
【口碑家电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转载:其他(非口碑家电网)"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或企业供稿(包括供稿配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赞同作者观点,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2、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或使用了版权图片,请联系我我们(13264435052)或发送邮件至1476374124@qq.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及连带责任。
3、凡本网注明"原创"的内容,均为口碑家电网原创,转载时请在显眼位置标注"来源:口碑家电网"。
附则:对免责及版权声明的解释、修改及更新权均属于口碑家电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