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瞧“私人定制”,窃以为是类似私人定制礼服、定制家居等另一个高端奢侈家电领域。但笔者在市场上转了一圈,却并未发现定制家电的踪影,莫非市场上的“定制”并非消费者所能消费的?
此前在手机领域,韩庚推出个人定制手机“庚Phone”,随后,崔健也发布了个人定制产品“蓝色骨头”手机,周杰伦也推出专为粉丝量身打造的周杰伦手机并开始拍卖,这些私人定制深得粉丝们喜爱。也让定制概念小火了一把,不过家电不同于消费电子,首先能够花心思有定制需求的消费者并不多,其次模块化的流水线生产才是家电价格低廉的保证,批量化生产价格成本才能降低,单一定制成本高昂,并非一般消费者能够消费得起。
不过千篇一律的家电款式,在遇到多样化的销售平台之后,也产生了化学反应。越来越多厂家与商家合作,推出针对单一平台的个性化产品。
事实上,款式外观一样、型号一样,在网上买和在实体店买区别并不大。笔者一同事想买一款进口的除螨机,在商场里看到的价格是2900元,但在某东商城,同品牌同型号价格足足便宜了1200元,巨大的差价反而让她不敢下手。通过笔者的求证,确为同一款商品。对于这种结果,商场负责人明确表示了对厂家的不满,认为厂家乱价,让他们很难做。目前类似这样的线上线下价格互博已经成为常态,商家如果想多渠道发展,第一步的渠道建设初步建立之后,差异化竞争,势必成为商家们下一步的计划。
笔者认为,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变革,催生了商家们的“定制”,一方面是借此突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最根本改变的是,其他渠道的无法复制,没有了比较,价格就会变的更加理直气壮。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种不同的定制化产品,最多的可能只是外包装的不同,或者型号名称的不同,随之带来的价格的不同,产品的功能并不见得有很大差异化。消费者在选购时,不妨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产品的性价比上。说白了,“定制”无非是商家们区别产品型号以及拉低价格的新把戏,与真正的个性化定制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