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人单合一2.0——为创建“共创共赢”生态圈模式进行的探索及实践》的主题演讲,系统阐述了海尔这十年在商业模式创新、自我颠覆上的探索心得。
“从传统时代到互联网时代,退缩等待是死路一条。”近日,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在论坛现场感言,“改革开放之后高速发展都是学习人家现成的模式,但是现在没有可以参照的模式了,我们只好自己来探索。我认为,我们探索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
用户个性化
“用户生态圈”是海尔连接用户需求的通道。杨君是北京的海尔用户,她在海尔用户交互平台提问“有没有给孩子专门使用的免清洗洗衣机”,没想到几个月后,“真的看到免清洗洗衣机出了迷你版”。
免清洗洗衣机“小微主”(即创业团队负责人)孙传滨所从事的正是连接用户与工厂的工作。在免清洗洗衣机研发之前,孙传滨就开始通过平台向用户了解他们的使用需求,这样的好处是产品针对性强,而且“在洗衣机上市之前就已经有了用户”。杨君这类顾客提出的新需求,则成为产品持续迭代创新的方向。
孙传滨介绍,海尔的社区用户圈有50多万用户。用户资源快速扩大,产品销量好,迭代快,孙传滨团队的收入也实现了“超利”。
张瑞敏看来,用户个性化要实现的目标是“产消合一”:生产者、消费者合一。“小作坊一定是自产自销,大规模生产一定是产销分离;互联网时代,又是自产自销了,我就希望海尔的互联工厂变成自产自销。但是,这还不是最后的目标,最后的目标要达到产消合一。”
人单合一2.0
2014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为2007亿元,利润达到150亿元,线上交易额实现548亿元。欧睿国际(Euromonitor)调查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4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2%,连续六年全球第一。
对于这样的成绩单,张瑞敏依旧危机感十足,“现在我们用的无论是传统时代的管理模式和思想,还是亚当斯密的细分化或者泰勒的劳动时间研究流水线,已经没用了,你不能停留在原来的经典上,你现在要创新。”
张瑞敏口中的“创新”是再次迭代了2005年提出的“人单合一”管理理论——“人”是员工,“单”是用户,“合一”是把员工和用户连到一起。十年前,张瑞敏是希望将企业和市场连接在一起;十年后,他希望海尔建立一个“共创共赢”的生态圈。
为此海尔正在推动“三化”,即企业平台化,用户个性化和员工创客化。
企业平台化意味着要打破原有的科层制体系,改变上级管理下级的模式,转变成“为员工提供创业服务”的孵化器。在理想的海尔创业生态圈中,原有的企业管理者将变身平台主,为创业者提供服务、支持,最终将转化为小微企业的股东。平台扶持的小微企业借助于海尔平台运行。
海尔的员工将转化为创客,平台还会引入创业团队。张瑞敏表示,“我不会给你提供一个工作岗位,但是我给你提供了一个创业的机会。”员工转变成拥有决策权、分配权和用人权的创业者。
张瑞敏介绍,海尔刚刚开始有2000多个小微,如今很多小微在工商局注册成为真正的公司。现在,海尔有77%的小微年销售额过亿。
“变革者”张瑞敏
如今,张瑞敏和海尔互联网转型的探索再次入选哈佛案例,《海尔:与用户零距离》。“这说明大家都在探索,但都没有成功。”张瑞敏说。
“2005年,我在EMBA的课堂上用海尔的案例,我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很多的企业和企业家,但是能够称得上管理大师的人只有张瑞敏先生一个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杰说,“在讨论海尔案例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每一项变革和做法背后更多的是理论支持。”
2015年起,张瑞敏再次迭代了“人单合一”理论,海尔从制造工厂向创业平台转型。
张瑞敏还提到了北宋改革家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一定要认真干,别人肯定会说三道四。河水可能会经过千山万壑,但最终一定会奔向大海。”张瑞敏说,“互联网的大潮一定会成功,我们只有跟上它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王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