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还得从上个月说起。
11月23日凌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在一封内部邮件中表示:作为互联网核心技术,厂商没有自己的芯片就没有定义产品的资格,因此难以摆脱产品同质化,永远只能做二流厂家。
周厚健认为,没有芯片设计能力的企业在手机、电视等硬件行业只能简单拼装元件,生产千人一面的“大路货”。反观国际市场,苹果、三星等一众卓越企业芯片设计均为自主研发设计,从源头上定义自己的产品。
众所周知,早期的国内彩电市场,就是因为产品同质化严重,基本上让整个产业进入了持久价格战的“血海”拼杀时代。而进入平板电视时代,在“三网融合”的背景推动下,智能电视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升级,上下游产业链也逐渐趋于完善,平板电视的智能化也越来越多的被厂商们当作卖点进行大肆宣传。可如今市场上,尽管各个厂商的智能电视都聪慧有佳,但智能电视功能也不可避免地逐渐被泛化,能脱颖而出地被消费者认可并为此买单的几乎没有。
再者,随着一批像小米、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进入国内彩电市场,拼生态、拼用户体验蔚然成风,电视不单单是电视了,它更多地被定义成为一块“大屏”,一块和手机一样,可与人交互的“屏幕”。通过这块屏幕,理论上用户可以做任何事。虽然各家围绕这块大屏,所讲述的故事不尽相同,但到目前来看,还都停留在理论阶段。
但不同于2014年大家相继打出智能牌,2015年的国内彩电市场硬件的回归成为了主流。国内彩电六君子纷纷用行动表示:在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垄断内容供应的前提下,内容很难成为单个彩电品牌的“护城河”。
比如,康佳发布包含OLED、量子点等技术的“真彩”系列电视;创维携手杜比、LGDisplay发布多款OLED新品旨在“为硬件正名”;长虹和海尔都在围绕平板电视的那颗“芯”大作文章;海信呢?依然在电视显示技术上不断探索,ULED技术和激光影院技术虽然是两个分支,但都体现了海信对画质极致体验的追求。
不可否认,所有的厂商都在努力。可在平板电视时代的电视,其两大核心“原材料”,面板和CPU芯片依然要靠进口采购,不得不说海信周主席的那一席话说得有些道理。国内彩电厂商更多沦为了电视产品的组装者。
尽管在11月25日,海信自主研发SOC级画质芯片Hi-View Pro正式发布。但它正式装配到海信的全产品线里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就目前来看,所有国产电视都摘不掉“二流”的帽子了。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年,谁又能抢先练级成功,率先摘掉“二流”的帽子呢?似乎是海信赢在了起跑线上。可是,我们无法忽视的是TCL可是有自家的面板厂啊。还有创维所用的芯片可是我们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因此现在就断言谁是第一个把“二流”帽子摘掉的品牌还为时尚早。
那么在这之前,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国内彩电厂商的旗舰产品都在用着什么样的面板与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