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类思维进行传输,是大多数人的梦想,人们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记忆和思维上传云端,失忆患者可借此保留即将失去的记忆,也可将记忆与家人共享,它如同一台永不断电的冰箱,帮助病人保鲜记忆;甚至数学家可以将自己的思维成果上传至思维库,并申请专利。当人脑思维和记忆可以被复制粘贴的时候,它如同现今的QQ微信等网络遗产,对于家人而言,逝者的精神遗产或许会成为墓碑和骨灰一样重要的象征。
在人类大脑皮层植入半有机电子设备,同AI人工智能实现共生,并创建自己的大脑思维备份,这些看似只存在于科幻电影《骇客帝国》和小说《Culture》里的场景,在现实中正在慢慢兑现。本周二,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加州注册了一家新公司,名为Neurallink,致力于开发将脑部芯片植入人体的“人机共生生命体”技术,被公司内部称为“神经蕾丝”(neural lace)技术的开发。
该技术正是马斯克受了科幻小说的启发,但他的本意并非是从大脑备份中“复活”肉体。同时,该技术同此前众多科技公司和芯片公司的主要用途基本相似,将芯片植入大脑皮层,用于治疗癫痫、抑郁症等医疗途径。目前对于该人脑芯片的形态和功能尚未得知,马斯克向外界确认此事时承诺会在未来公布更多细节,他表示做这件事是为了预防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
此前,家电网也曾多次发表关于“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恐慌”的分析文章,以及关于人类成为人工智能的畅想。有读者在文末留言称,未来的人类会逐渐演化成机器人。在马斯克看来,将人工智能植入人脑,使人脑和芯片协同作战,既更好地发挥人脑的潜力,也防止了人工智能的不可控制。他表示,人类和机器之间最好的结局便是人类变成AI,即所谓的“人机合一,天下无敌。”
据了解,继SpaceX和特斯拉之后,新公司Neurallink主要围绕着在人脑中植入电脑芯片做技术开发,至于芯片的形态和功能,暂且不得而知,植入人脑芯片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工智能的共生,或者说是与电脑的共生。在马斯克看来,在大脑皮层植入芯片是唯一办法。大脑皮质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中枢神经,而人类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约有140亿个,面积约2200平方厘米。
如若这种人机共生技术研发成功,人类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将会变得富有科幻元素,人们在科幻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在现实中也能实现。但是在人体植入芯片究竟会让人类有多大的潜能爆发力也不免为外界担心,如若这些潜力成为破坏力,那么取代人类的将不是邪恶的AI人工智能,而是人机共生体。但目前的问题除了研发周期不确定以外,带宽太窄也是阻碍,马斯克十分自信,如若带宽问题解决,人机共生体将会到来。此前,人脑芯片技术使用的是有线传输,对于人类而言,在颅内打洞并不适用,而目前技术发展到无线传输,需要强大的带宽作为支撑,才能使脑中携带有芯片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够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信号到遥远的数据中心。
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通信大多数是通过TCP或者UDP协议来完成的,这是现代计算机通信的标准,任何需要在互联网上行驶的“车辆”都需要遵守协议,因此带宽速度不提高,人机合一难以实现。即便脑波技术成熟,依然要等待带宽先行。
目前,英国科学家也在研发人脑芯片,芯片上的电极会时刻准备接收神经冲动信号,通过数据处理技术来分析大脑神经运动,破译人们的思维,通过无线发射器将信息传输给假肢,用意念控制身体。因此“意念控制”是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的,它被称作“脑机接口”。据维基百科解释,脑机接口(BCI),有时也称作“大脑端口”或者“脑机融合感知 ”,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
早在十年前,科学家们便开发出了人脑和机器衔接的接口,而此次马斯克新公司的三位科学家将会以早期的脑机接口技术为基础在大脑皮层开发新的大脑端口。早前的脑机接口可以通过解读大脑思维,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操作,通过在大脑初级运动皮层植入电极,脑门系统能够将人们的思维和想法转换为运动模式,当人类大脑发出运动信号时,思维便会取代电脑光标进行运动指令。
严格来说,目前的人类已经算是半个电脑人或是半机械人了。而马斯克要做的便是让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划成等号。除了人脑芯片,目前人体芯片已经被用于医疗应用,也即“意念控制”,人体芯片是通过传感器和电流传输,还有另一种植入手心的芯片则是采用常见的近场通信技术(NFC),用于商场购物、刷门禁卡等。不过,在现阶段,人类的隐私已经是“心照不宣的秘密”,芯片技术如何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是科技发展的伴生课题。
责任编辑:维塔